“他們的財貨,家眷,甚至是性命,隨時可能成被倭寇劫去。”
“只有讓他們疼,那些權貴才肯把攥緊的錢袋子松開,才會有糧草、有軍械,源源不斷地送過來。”
“有人逼著,巴圖也才會被逼著真刀真槍地操練新兵,而不是天天混日子。”
廖元眉峰擰成死結,隱約窺到他的用意,卻只覺這念頭冷得刺骨。
劉玄何嘗不知自己的話有多可恨。
但他更明白一個道理。
從古至今,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
就算是被韃子奴役,寧愿成為韃子口中的漢奴,只要能有口吃的,能卑躬屈膝地活下去,就不會反抗。
哪怕倭寇殺到眼前,還會有人僥幸,會去別的村吧,不會來我們這。
永安村三十個青壯,只有一半敢奮起反抗,一半躲進了地窖里,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在劉玄上一世的歷史里,韃子完成了對漢人的統治。
接著列強來攻,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長達三百年的屈辱史,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茍求安逸!
都想著安逸,都怕眼前的疼。
可安逸是會上癮的。
前腳把靖邊墩收回來,后腳這些綠營兵就會在墩內過上日子。
新兵懶得練,巴圖懶得拼,權貴們更懶得管。
等下次倭寇真帶著大隊人馬殺回來,這些松了勁的人只會像待宰的羔羊。
靖邊墩破了,之后輪到縣城,輪到更遠的地方。
他知道自己是在草菅人命。
這是在害命,但也是在救命。
所以,這命債,他認了,也背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