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村里都發(fā)放免費的氣球,我清晰地記得是黃色的包裝,上面還注明天然乳膠。
那玩意為啥能滿天飛?
因為物資匱乏啊,小孩沒啥玩具,有的大人為了哄孩子,吹個那玩意當玩具,更有甚者給拴了一根繩,當成風箏玩。
還有一點,當時電視臺也缺德,沒事就播放亂七八糟的廣告。
要么是重振男人雄風的神藥,廣告詞的度數(shù)挺高的,說什么老王頭子吃了什么大力丸,那是真有勁。
要么是怎么穿都挺拔的緊身瘦身衣,那,滋滋滋……
后來vcd走進了普通家庭,村里小伙伴也用零用錢租點光盤看。
即使生在山區(qū),也抵擋不了我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我們想知道東京的天氣熱不熱,想知道加勒比海的顏色深不深,更想知道一本道究竟是什么道。
根據(jù)經(jīng)驗而定,越是農(nóng)忙時節(jié),音像店的生意越好。
所以,我的早熟,一方面是環(huán)境原因,一方面是個人努力的結果。
渾渾噩噩過了幾年我又開始鬧心了。
我那個村子比較小,讀完小學就不讀的人也不少,結婚早成了普遍現(xiàn)象。
我為啥鬧心?
沒伙伴愁的唄。
一起看教學視頻的小伙伴都開始上實操課了,我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放在誰身上,誰不鬧心?
當然,不單單是為了那點事,也是為了有個家,一個孤兒對家的渴望。
我記得那時候種地不怎么賺錢,不少老爺們都出去打工了,那個年代,一個月能賺個千八百塊錢,那都是高薪,正常力工才給二十塊錢一天。
老爺們都出去了,就剩下大姑娘小媳婦了,但有些活是小媳婦干不了的,比如通個煙筒,補個屋頂啥的,這些差事肯定會落在我身上。
有人可能會問,為啥不找沒出去打工的老爺們?
我就說一點,農(nóng)村就沒有不透風的墻,沒風也得想點啥事出來。
今天把老爺們領回家干活,明天村子里的謠言就起來了,能精確到晚上用了什么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