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7
人幫賈琰打底稿,然后又有密衛(wèi)那邊傳來的消息,大晉的賦稅改革,就這樣磕磕碰碰地從鹽政開始了。
不,更準(zhǔn)確地說,是從那無數(shù)家深ru民間的雜貨鋪zi開始了。
雖然這年tou,很多農(nóng)村都少不了挑著擔(dān)zi走街串巷的貨郎,可是雜貨鋪zi卻是很多貨郎的夢想。雜貨鋪zi,在任何一個城市都不稀奇。
巧合的是,無論是賈琰林黛玉,還是薛寶釵和賈家,當(dāng)年在商丘,在齊魯之地的那些莊zi,經(jīng)過了這么多年之后,這些莊zi總是積壓許多產(chǎn)品。比方說,積壓許多年已經(jīng)變了顏se的ao線。這些褪了se的ao線,在那些大鋪zi里是賣不chu去的。可是就是這種殘次品,很多偏遠(yuǎn)地方的女人都愿意花費一dian時間,把這些ao線重新整理,然后編織成新衣服。很多女人都愿意相信,這種ao線并不是放久了,而是它本來就是這種顏se。
而這種雜貨鋪zi,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有糧shi賣,隔三差五地,還有shi鹽賣,而且還賣得非常便宜,只是購買的時候需要登記hu籍。
雖然不是有人想以鹽稅和鹽鐵官營之名nong倒這些鋪zi,可是一來這些鋪zi用的是已經(jīng)完稅的鹽引,二來,官場上的事兒沒有人比那些密衛(wèi)們更清楚了,三來,這些鹽也的確便宜,數(shù)量也不是很多,加上背后之人又善于利用百姓,反而使得這些鋪zi的鹽巴,從一開始就比別chu1低上一成。
而對于百姓而言,這雜貨鋪zi里的鹽雖然便宜,有的時候還會搭一dian針tou線腦的,因此即便這些雜貨鋪zi都chu1于地段不大好的地方,可百姓依舊愿意去這些鋪zi購買各種wu什。
這讓這些雜貨鋪zi的周邊,變相地變成了商業(yè)區(qū)。而得了薛寶釵授意的各chu1掌柜,早就把這雜貨鋪zi周圍的地方買了xia來,如今或者租賃,或者是gan1別的買賣,都不愁人氣。
這種方式,缺dian就是初期的投ru大,但是一旦人氣上去了,商鋪的價格也跟著攀升,總之,不用十年的功夫,光周圍的商鋪的租金就能夠回本。
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dao這個投資方式,大家會不會覺得yan熟。
鹽官營,最初的zuo法其實是民制、官收、官運、官銷,從漢武帝至今,少說也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也就是因為歷史漫長,這其中的形態(tài)也有了很多的變化,比方說這官銷,本來是應(yīng)該直接是官府xia屬的牙行之類的商業(yè)機(jī)構(gòu)直接對百姓銷售鹽巴的,可是這種方式,一來成本偏gao,二來容易讓鹽巴成為xia面的官吏們盤剝百姓的又一種途徑。
所以,如今大晉朝的鹽官營中的鹽巴銷售,其實是放在鹽場j行銷售。商人們?nèi)}官手里先繳納賦稅,領(lǐng)取鹽引,然后憑著鹽引去鹽場領(lǐng)鹽巴。
就是因為這種模式,減少了鹽官營在銷售過程中的成本,至于各地的鹽巴的實際價格,卻是不一定的。越是偏遠(yuǎn)地區(qū),這鹽巴的價格就越gao,這是事實。
當(dāng)然,鹽場相關(guān)的工作人員跟別人私xia勾結(jié),一份鹽引領(lǐng)兩份或者兩份以上乃至更多鹽巴,這才是大晉朝私鹽的來源和本質(zhì)。而鹽官們,就以林如海為例,其實如果鹽政一dian問題都沒有,那么,他們的任務(wù)就是盯著鹽場的產(chǎn)量,然后批鹽引拿稅金就好了。而鹽這種東西,是唯一一種沒法自給自足的生活必需品,而且需求基數(shù)大,生產(chǎn)成本低,尤其是曬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