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卿?!崩盥』K于開口,聲音溫和得令人心悸,“你且去督辦春衣事宜?!边@輕飄飄的一句話,卻將楊釗徹底劃出了決策圈。
楊釗聽著李隆基那溫和卻不容置疑的話語,如遭雷擊,渾身僵冷。他費盡心機討好圣心,進獻珍寶,甚至不惜諂媚逢迎,可到頭來,竟比不過一個李乾的分量!
馬屁精再得寵,終究抵不過開疆拓土的功業。李隆基雖已不復當年英明,但吞并四夷的雄心猶在,權衡之下,終究還是偏向了李乾。
”臣……告退。”楊釗深深吸氣,竭力讓聲音平穩,可任誰都聽得出,那話音里藏著微微的顫抖。
他躬身行禮,轉身退出大殿,每一步都走得極慢,仿佛腳下踩著刀尖。直到踏出殿門,冷風一吹,他才驚覺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涼意直透骨髓。
李林甫微微側首,向李乾投去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天子選擇了李乾,說明此人在圣心之中的分量極重。以李林甫的城府,自然明白,這樣的人,要么拉攏,要么至少不能得罪。
只要李乾不威脅他的相位,他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李乾淡然一笑,算是回應。
“李卿,說吧?!崩盥』擦伺插\墩,身子微微前傾,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李乾壓低聲音,將謀劃一一道來。
殿內寂靜無聲,唯有他的聲音低沉而清晰。
待他說完,李隆基、陳玄禮、李林甫、太子李亨皆眉頭緊鎖,陷入沉思。李乾也不催促,只是靜靜等待。
良久,李隆基抬眼看向太子:“亨兒,你以為如何?”
太子李亨搖頭,沉聲道:“父皇,此計太過兇險,成算不足一成。兵行險著,尚需七分把握,如此謀劃,恐難施行?!?/p>
李隆基目光如炬,在太子臉上逡巡片刻,忽而轉向陳玄禮:“老將軍以為如何?”
陳玄禮撫須沉吟:“陛下,此計雖險,卻似那‘投石問路’,縱使不成,于我大唐不過損失些糧草輜重。”老將軍眼中精光乍現,“可若成了”他重重一拍膝蓋,“便是開天辟地之功!”
“李相之意?”皇帝目光移向始終靜默的權相。
李林甫執笏的手紋絲不動,語氣卻暗藏鋒芒:“石堡城一役前,不也有人斷言必???”他眼角余光掃過太子,“可見兵者詭道,豈能盡在籌算之中?”
這話猶如利刃,直指王忠嗣舊事。李隆基果然面色一沉:“朕那個義子”指節叩得案幾咚咚作響,“三令五申要他出兵,卻畏敵如虎!如今李卿一舉建功,倒要看他還有何話說!”
太子李亨額角沁出細密汗珠,正要辯解,卻聽皇帝厲聲道:“你與王忠嗣過從甚密,連這畏戰之心都學了個十成十!”龍袖一拂,“若打仗都要十成把握,朕隨便派個宦官都能凱旋!”
“兒臣愚鈍”李亨伏地請罪,錦袍下的脊背微微發顫。
李乾適時出列:“陛下明鑒,太子殿下所言確屬實情。”他不動聲色地擋在太子身前,“此計確是險著,臣亦再三躊躇?!?/p>
話音方落,便見太子投來感激的一瞥,兩人目光相接處,似有無聲的盟約締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