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點十五分,趙氏大酒樓。
要知道一開始,趙乾坤就領(lǐng)了足有四五十號人,在酒樓“消費”。
再加上后來雷熠,又領(lǐng)來的十幾號人。
也就是說,光是趙乾坤這一方,總?cè)藬?shù)就超過了六十。
而趙德柱一方,本來就做好打擊伍氏囂張氣焰的準(zhǔn)備。
他帶來的人,自然也不少。
所以雙方?jīng)_突一爆發(fā),那就是上百號人的混戰(zhàn)。
經(jīng)常打群架的朋友,肯定都知道。
別說上百人的斗毆了。
只要斗毆的人數(shù),達到兩位數(shù),那聲勢就極為浩大了。
換言之,如果趙德柱在動手之前,沒有選擇先拉下卷閘門。
那么趙家兩兄弟與伍氏的這次沖突,極有可能引起武裝部門的出動。
不過,即便這一次決戰(zhàn)的地點,是趙氏大酒樓內(nèi)部,很難引起外界關(guān)注。
但無論是趙乾坤,還是趙德柱。
或許是都清楚這一場惡戰(zhàn),最后會以怎樣的局面收場。
所以,雙方表現(xiàn)得都很默契。
雖然大家都是有啥使啥,抄起桌椅板凳一頓亂砸,出手毫無顧忌。
但好在沖突的現(xiàn)場,沒有一個人使用任何管制類物品,場面勉強稱得上“可控”。
不過“可控”這個詞,明顯也有著不小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