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桃花山的事,林顏又馬不停蹄地回了落霞鎮,因為已經開始春耕了。
半個月前,林顏就把玉米,地瓜,土豆的種子運到了莊子上,地瓜已經在大棚中育了苗。
現在就可以拆了大棚種地了。
林顏在現代雖然沒有種過地,但她在網上查了好多資料,對這三種高產作物如何種植,如何田間管理,已經做到心里有數。
而且根據預知夢,今年開始整個大齊北地將迎來三年大旱,這三種作物都皮實,比較抗旱。
林顏已經在現代買好了水源探測棒,就等著大旱來臨,她好幫著沈知府打深井取水呢。
玉米的種植比較簡單,不需要提前催芽,注意好行距和株距,直接挖坑埋種子然后澆水就好。
地瓜則是直接將幼苗扦插到地里澆透水就行,當然也得注意行距和株距。不能種得太密,得留出生長空間。
土豆則是按照芽眼切成小塊,保證每塊根莖上都有一到兩個芽眼,然后裹上草木灰埋到土里,澆透水即可。
其實現在已經有了大旱的兆頭,從打過完年就一場雪一場雨都沒有下過。
土地都干得起塵了,就是河水和溪流還算豐盈。
買莊子時帶了二十名長工,一名管事,兩名粗使婆子和一個廚娘,林顏吩咐眾人好好照料莊稼,尤其是要定期澆水,天旱沒有雨水,就要勤澆水。
這兩百畝土地肥力是足夠的,開春時長工們已經漚了農家肥,平整土地的時候已經施了足夠的底肥。
然后林顏就返回了桃源村,因為桃源村照相館實在太忙了,林彩霞一個人照相,根本忙不過來,這還是她的三個女兒跟著幫忙打下手的情況下。
林顏又跟著忙了半個多月,直到山上的桃花無論陽面還是陰面都落光了,來旅游的游客才少了些。
桃花是漸次開放的,所以花期持續了一個月,這一個月,光是門票就收入了五千多兩銀子,去了交給官府的一半和給工人開的工錢,桃源村還剩兩千五百兩銀子。
村長決定將這筆銀子平均分到每家每戶,村里一共七十六戶人家,平均一家分三十兩銀子。
剩下的二百二十兩銀子算做村里的公款。
林家老宅已經搬出了桃源村,就不參與分這筆銀子,但林家二房是給分的,因為桃花山是林顏出資建設的。
對于這點,桃源村的村民都沒有意見,除了這每家都有的三十兩銀子,有好多有空置房屋的人家開設家庭旅館也賺了一二兩銀子。
還有幾個嬸子擺攤賣山野菜一天也能賺上一兩百文錢,加之在景區和客棧工作的人員每月都有最低八百文的工錢可拿。開發了桃花山,給桃源村的所有村民都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桃花雖然落了,但山上還有別的野花開放,而且山谷里還有清澈的小溪和茵茵綠草地……
桃花山雖然沒有落霞山險峻瑰麗,但自有一番秀麗的自然景觀,也是一個感受大自然美好風光的好地方,所以每天還是有幾十個游客前來賞景。
桃花源記客棧上個月天天爆滿,連住宿帶吃飯,林顏凈賺了一千四百兩銀子。
現在雖然客人減少了,但每天也有十幾兩銀子入賬。
有很多客人不是沖著桃花山來的,而是沖著桃花源記客棧里的現代化裝修來的,住在這種舒適又漂亮的房子里就是一種最大的享受!
苗秀麗這個客棧的大堂經理將客棧經營得很好,人也長得干練精神,頗有幾分現代女強人的風采,林顏看她干得好,就將她一個月二兩的工錢漲到了四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