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五,巳時。
順天城外東北方向,滿天的黃沙高高地,朝著順天城的方向直撲而來。
德勝門的城門樓上,李國禎用千里鏡看到了黃沙之中的浩蕩鐵騎,露出了一臉凝重地神色。
隆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仿佛整個大地都在跟著微微顫動,清軍韃子的先頭部隊如期而至,比原先估計的時間還略微提前了那么一丟丟!
由此可見這些韃子鐵騎的速度!
順天城外的地勢特點,就是西北高,東南低。
西北方因為有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作為依托,并不適合大規(guī)模行軍,尤其是對騎兵部隊并不友好。
但清軍韃子是從東北而來,最佳的線路就是選擇密云、懷柔一線僅有的平坦官道,亦或者先繞到順天府東南方向再進入平原腹地。
顯然清軍韃子這一次兵分兩路,走的就是這兩條線!
“這支韃子鐵騎立的是鑲白旗,應(yīng)該是多鐸的兵馬!”
看清楚了這支騎兵的旗號之后,李國禎也立馬猜測到了對方的身份!
果然和朱由檢之前預(yù)估的如出一轍,清軍韃子第一支抵達的先鋒騎兵,便是豫親王多鐸的隊伍!
“馬上把消息送進宮里去!”
李國禎沒有遲疑,趕忙對著左右吩咐道。
“不用了,朕來了!”
就在這時,朱由檢的聲音卻在李國禎身后響了起來。
“陛下,您怎么親自來了?”
李國禎看到朱由檢居然親自來了德勝門,不免有些驚訝。
不過臉上到?jīng)]有什么擔心之色。
清軍韃子目前抵達的也就是騎兵部隊而已,最多也只能搞個圍城,或者在順天府周邊不設(shè)防的村鎮(zhèn)進行一番劫掠,想要靠著騎兵直接攻城,壓根不切實際!
而且看多鐸這支騎兵,最多也不會超過一萬人,就靠這一萬騎兵想要攻城,更是難如登天!
“閑著也是閑著,朕來看看這幫韃子怎么個事!”
朱由檢來到了李國禎身側(cè),面無表情地注視著遠處由遠及近的韃子騎兵隊伍,目光微微閃動,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國禎見狀,趕緊將手中的千里鏡,遞到了朱由檢的跟前。
朱由檢接過千里鏡,便朝著那支騎兵看了過去,并且在隊伍當中仔細搜索了起來。
不多時,他的目光就鎖定在了一個三十來歲的青年身上!
這貨身上還穿著一身袞龍袍,不用說必然是豫親王多鐸!
多爾袞的弟弟,也是清軍當中最善于閃電戰(zhàn)的專家,敢打敢沖,只可惜即便是在歷史上,也只活到了三十六歲,在順治六年染了天花就掛了!
如今的多鐸,正好三十歲的年紀,也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