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素瓊拿著佛經(jīng),也是心口不一地說著話。
“老大如今倒了,此時出手未免刻意了些。
咱們做事須得慎之又慎,莫叫你父皇疑心。
”“兒臣知道,母妃沒吩咐之前,兒臣不會擅自行動。
”榮辭恭順地回答,手上的筆卻捏緊了三分。
“如此便好。
”自從皇后病逝、沈瑩被打入冷宮,萬素瓊在虞帝那的地位可謂是水漲船高。
虞帝自建朝以來一直忙著前朝事務,宮中嬪妃本就不多,如此一來,萬素瓊自然成了宮中位份最高的。
不過虞帝似乎是因著沈瑩一事心有顧慮,后宮寧可空著,也遲遲不肯晉升眾嬪妃的位份。
萬素瓊并不著急,反而私下寬慰虞帝。
“若有真心相待陛下的,自然不計較位份。
若無半點真心,就算封其為貴妃也只會像沈氏那樣貪得無厭。
”三言兩語,就讓虞帝不由得高看了她一些。
雖然并未給萬素瓊晉升,但虞帝卻親自去了一趟太后那,將后宮協(xié)理之權交給了萬素瓊。
明面上,似乎是因太后年事已高,讓資歷最老的妃子幫著打理。
可移交后宮權力這背后的含義不言而喻。
榮洙派出查探的人查找了數(shù)日,竟然頗費了一番功夫。
他斷定這印刷的量太大,一家必定出不了,八成是分了兩三家去趕制的。
便讓人去查滿城的書局最近幾天紙張的進出量,可這些書局紙張消耗量均沒有異常。
老板們甚至可拿出賬本比對,日均營業(yè)也在合理范圍內。
這可怪了,如此之大的發(fā)行量,難道是神仙變出來的不成?下人來報時,榮洙略一思索便猜到了其中訣竅。
“蠢貨,一日制不成,數(shù)月還制不成嗎?”他命人搜集來那些小報,捻起其中幾張細細查看。
這些小報竟各有不同,是分了多種款式的紙張。
如此便可解釋了,只要每種紙張少量印制,數(shù)月來每日印一些,紙張消耗的量就會合理。
如此小心思必然不是老三。
榮洙深知三皇子及慈妃的手段,母子倆都是一招制敵的性格,這樣大費周章又不痛不癢的事,他們絕不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