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王府?”有一聲音發(fā)出了疑問。
“嘖,還能有哪個王府!”另一年長些的聲音加入了話題,“自然是平定邊關的那位秦將軍的府上,勇王府。
”“啊?”有人一驚,杯中茶水都灑去了幾分,“那位大英雄的府上?可這無緣無故的,因何圈禁?”年長些的聲音停頓了一下,隨后聲線被刻意壓低:“據(jù)說這秦將軍是敵國的暗探,連帶著勇王也一起被懷疑了進去。
”“事兒可大著呢!”眾人一陣唏噓,這皇家的事真是瞬息萬變,前陣子還是大英雄,如今就成了敵國暗探。
“真是看不出來,秦將軍這樣的人,居然會是暗探?前陣子,我那老舅家的兒子剛從前線退下來,對秦將軍很是夸贊呢!”“說這秦將軍對他們一視同仁,恩威并施,有苦一起吃,有賞一起拿。
跟以前那些很是不同呢!”“你們說莫不是秦將軍惹了什么不該惹的人?”“嗨,這誰知道呢,也說不準是利益使然,哪個當官的上任第一天不是清正廉明的好官?這里面的彎彎繞繞,咱們就甭操心了。
”眾人紛紛點頭,搞不好又是什么派系之爭,可與百姓何干呢?不過是茶余飯后一樁談資罷了。
勇王府的圈禁在京中持續(xù)發(fā)酵了半月,這其中有些朝臣漸漸產(chǎn)生了一股不安。
這幫人在宦海浮沉,個個都是人精。
如今形勢下,禁衛(wèi)不減反增,顯然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不論勇王府是否真的涉嫌勾結外敵,他們這些平日里跟勇王有過來往的,此刻都連帶著有了嫌疑。
若是像沈家那樣只是貪墨,數(shù)額雖大,但倒也連累不上沈家的門客,橫豎是多花些錢,破財消災罷了。
可勇王府的罪名是涉嫌通敵叛國,這罪名委實太大了。
狡兔三窟,多數(shù)人選擇當下快快脫離陣營。
就算日后叫勇王記恨那也認了,總好過被打成同黨。
眾大臣權衡著利益,時隔數(shù)年再次掀起了一波站隊熱潮,人人都順著風向而動。
正可謂是那句老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盛京里的這些暗流涌動勇王府自然是無從得知,寒玉只掰著手指估算著日子。
想來邊關路遠,再有六七日阿日斯蘭便能到京了。
夜幕落下,四周的嘈雜聲也漸漸隱了去。
采風留在寒玉的屋子里,替她點起了燭火。
寒玉倚在窗邊,借著月光看著手里的木哨子。
她照著書做了無數(shù)個,只有這兩個可以吹響。
采風剛鋪好床褥,轉頭見到窗邊盯著哨子發(fā)呆的寒玉,忍不住笑問:“還在睹物思人呢?”阿日斯蘭的身份至今只有寒玉知道,這是她們倆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采風姐姐,你說這事還會持續(xù)多久呢?”寒玉沒有回頭,而是望著高懸的銀月。
“總會過去的。
”采風嘆了口氣,不論王府的將來是何光景,她們都會一起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