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已經好了,”陸盈道,“把粥燜著,過會兒就能吃了。”
兩人說話間,桑景英從樓上下來。
桑景云朝著他招招手,把人叫到身邊,然后就給他們說她跟桑錢氏商量好的安排:“娘,阿英,往后家里每月買一擔米,摻著紅薯雜糧一道吃,每日再買一個銅板的豆制品,一個銅板的蔬菜,再加上買鹽、買柴火,偶爾買點咸魚吃,我們每月在吃食上的花費,應當能控制在六元以內……”
之后,桑景云又把要帶些手工活回家做的事情說了:“娘,往后你別做家務了,專心做手工活,再帶好妹妹就行。”
陸盈問:“那家務讓你奶奶做?”
桑景云道:“不,讓爹做,等爹空下來,也可做些手工活。”
陸盈目瞪口呆。
桑景云道:“這是奶奶的主意,娘你別不聽。”這其實是她的主意,不過借桑錢氏的名頭,能讓陸盈聽著些。
桑學文早年對陸盈極好,陸盈對桑學文狠不下心,她還是個傳統女子,覺得男人不該干家里的活。
不過若是婆婆發話,那她還是會聽的。
這時,桑錢氏回來了。
桑錢氏挑回來兩筐東西,有南瓜、冬瓜和紅薯葉,又道:“現下的紅薯還有些貴,我就沒買,買了些南瓜回來先吃著,紅薯葉是農戶送的,不要錢。”
桑景云問了問,才知曉這時節,地里的紅薯還沒有長到足夠大,農戶舍不得將之挖出來。
即便挖出來賣,要價也比較貴,桑錢氏覺得不劃算,就沒有買。
會這樣,是因為此時的農民手上沒有化肥。
后世紅薯產量高,一年種兩季,是因為肥料便宜,此時農民若是這般種地,地里的肥力,很快就會被消耗一空,因此這附近的農民,一年只種一次紅薯。
至于紅薯葉,這在農戶眼里并不值錢,桑錢氏想要,他們便讓桑錢氏自己采摘了一些,不收錢。
桑錢氏回家后,便關上大門,這才將桑學文從屋里放出。
“學文,等吃過早飯,你去把院子里的地墾了,我買了些種子,打算種下,還有那番薯藤,也能試著種一種。”桑錢氏對桑學文道。
桑學文此時清醒著,一心想要痛改前非,當即答應下來。
桑景云覺得他想簡單了。
就他這身板……即便他們家的院子不大,翻完也能要了他半條命。
吃過早飯,桑景云便帶著桑景英出了門,出門前,桑錢氏給了她二十個銅板。
這錢不算多,但對他們家來說,已經是一筆巨款。
此外,這些錢在此時的購買力,也并不弱。
在路邊攤子買個燒餅,花費也就一個銅板,已經能讓她填飽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