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成道:“你們需知道一點,
不論云景先生是男子還是女子,
她都寫出了好作品,
讓我們報社的銷量翻了三倍不止,這樣的作者,對報社來說是寶貝,
我們必須供著!”
聽到黃培成這話,原本心中有些異樣的編輯,都將心頭那點異樣驅(qū)散。
他們主編說得不錯,不管云景先生是男是女,他們報社都靠著云景先生的小說賺了錢,他們也靠著云景先生的小說得了獎金。
既如此,他們就該供著云景先生!
在知道云景是女子后,眾人對云景的稱呼并未發(fā)生變化,依舊稱之為“先生”。
“先生”一詞在古時,有許多意思,最初時,主要指代有學(xué)問有德行的長輩。
比如《孟子》里,就有“先生何為出此言”這樣的句子。
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先生被用來指代“老師”。
明清時,富戶請“閨塾師”或者“女塾師”到家中教導(dǎo)未出閣的女子,女學(xué)生也是稱呼女塾師為“先生”的。
而到了如今,“先生”這一稱呼不再僅限于老師,只要有學(xué)問的人,都能被稱為“先生”,無關(guān)男女。
“我一直以為云景先生背景深厚,不想她竟只是一個普通女子?!币粋€編輯感嘆。
按照這文章所寫,云景的祖父是個家產(chǎn)頗豐的絲綢商人。
但這在租界,實在有些不夠看。
比如他,家中就也是做生意的,并不缺錢。
“云景先生,真是天賦異稟?!?/p>
“我之前與一個男作者見面時,他一直吹噓自己,說自己每日寫三千字,是多么多么勤奮……跟云景先生一比,他實在算不得什么?!?/p>
“云景先生說得簡單,但她只靠著一些資料,便能寫出《一個士兵》,令人敬佩!”
這些編輯說著,就開始排版。
云景的小說,一直都有單獨的一張報紙來刊登,而這篇文章,被黃培成放在這張報紙的前面。
讀者按照往常習(xí)慣翻開報紙后,會先看到這篇文章,之后,才會看到更新。
排版完成后,黃培成就能回家,但他如今的心情有些復(fù)雜,便留在了報社,看著工人們印刷明日的報紙,還幫著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這個時候,警察署署長在拖延了一天以后,允許屠衛(wèi)巷給他身后的日本人打電話。
這警察署的署長是中國人。
他早年花錢賄賂了法國人以后,成為一個警察,之后又多方鉆營,終于成了警察署署長。
這些年,他借著職位之便沒少撈錢,喪良心的事情也不是沒干過,但他對日本人,依舊不喜歡。
站在電話機旁邊,看著屠衛(wèi)巷撥出號碼,看著電話被接通,再看著屠衛(wèi)巷一臉諂媚,用日語恭恭敬敬地向電話那頭的人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