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大盛建的工廠,叫“德盛冶鐵廠”,
是專門生產各種鐵器的,從鐵鍋到榔頭,
從縫衣針到熨斗,生產的東西非常雜。
“國內自古就有冶坊,
以前上海這邊的冶坊都是手工鑄鐵,
每年開兩次爐,
一次是從元宵到立夏,一次是從中秋到年終……”譚大盛跟桑景云介紹著國內冶鐵業的情況。
冶坊在開爐之后,
爐火是不會熄滅的,
然后工人輪班用爐火冶鐵。
這是個非常辛苦的工作,而夏天不開爐,
是因為實在太熱,
工人在夏天冶鐵,
極有可能會喪命。
譚大盛的這個冶鐵廠也是一樣的,爐火不會滅,不過因為做了很多技術上的革新,所以即便現在已經過了立夏,
依然可以冶鐵,
制作鐵器的效率,
也遠比普通冶坊要高。
當然這個時代的工廠,再怎么先進,也跟桑景云想象中完全不同。
不過,
譚大盛的工廠里的工人,狀態看著還挺不錯,都挺健壯的。
譚大盛說了緣由:“我這工廠,跟那些紡織廠和繅絲廠不一樣,工人都是要干體力活的,而想讓他們把體力活干好,必須讓他們吃飽睡好。”
他的工廠的招工要求很高,只要身強體健的人。
此外,他們工廠的伙食也很好,給工人的工資更是不低。
其中一些他專門從無錫挖來的技術工,不僅包吃住,每月薪水還給十幾元,逢年過節也不會缺了節禮。
桑景云了解了一番,覺得這工廠各方面都很好,在這個時代,已經算得上是良心工廠。
譚大盛這個廠長對工廠的情況,更是了如指掌,明顯是上了心的。
桑景云說了這一點,譚大盛就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我若是對工廠不了解,底下人肯定會糊弄我。”
譚大盛說完,就給桑景云講了一些工廠主被糊弄的事情。
比如一些工廠購買原料,采購的人會拿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