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又道:“可欣這丫頭是個有主意的,有了這一千元,她一定可以越過越好,就不知道她接下來打算做什么。”
“我也好奇呢!”
她們聊得熱火朝天,這時,老太太注意到,有個姨太太不知道在想什么,一直沒說話。
老太太好奇地詢問起來。
那姨太太道:“老太太,那書里寫到的馥郁堂我知道,是我們蘇州鼎鼎有名的鋪子!”
這姨太太是蘇州人,家里有些錢財。
馥郁堂在上海沒多少名氣,在蘇州卻很有名。
她早先在蘇州時,就一直用馥郁堂的香粉。
這般想著,這個姨太太就說了說馥郁堂的情況。
老太太道:“竟然真有這么一個馥郁堂?那它在租界,可有店鋪?”
這個蘇州來的姨太太道:“老太太,有的,我之前出去逛街時瞧見過。”
“那我一定要買點馥郁堂的胭脂水粉,這可是云景這姑娘寫在書里的。”老太太立刻喊了管事過來,讓管事去馥郁堂那邊,把馥郁堂的產品,每樣買一份回來。
他們家人多,不存在買了用不完的情況,說不定到時候,還會不夠分。
老太太得知馥郁堂真的存在后,起了買東西的心思,其他人也一樣。
今日是周日,孟琳沒在學校,而是在家。
而她家,也是訂了《新小說報》的,她看完報紙,立刻就吩咐女傭,說自己要出門。
孟家有自己的黃包車,小姐要出門,那車夫也就將車子擦了又擦。
等孟琳坐上車子,車夫問:“小姐要去哪里?”
孟琳道:“我要去《新小說報》編輯部。”
她又有稿件被選中,去《新小說報》編輯部,是為了拿稿費。
《新小說報》有很多作者,那些稿費要么是作者自己去拿,要么是黃培成安排人將之送到作者家中。
至于放在信封里寄……如今的信件時常丟失,黃培成自然不會這么做。
上海的普通人家,不會送家里的女兒去讀書,也不喜家里的女兒太有主意。
但那些有見識的有錢人,是熱衷于培養女兒的。
他們不缺送女兒讀書的這點錢,而且現如今很多有本事的年輕男子,已經不愿意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字都不認識的女子,他們更愿意娶那些讀過書,有見識的女子。
既如此,他們肯定要送女兒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