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本就實行郡縣制,在這之前,除了呂不韋封文信候,李斯封通候,王翦封武成候,再無封侯。
趙凌竟然在繼位之后,封扶蘇為長安候。
此時天下并無長安,長安字義,長治久安。
趙凌并未對扶蘇舉起屠刀,還對其封侯,這是許多大臣并未想到的。
扶蘇心中一陣感嘆,誰言帝王家中無親情?
什么諫言有功?
趙凌這是給他遞上來的功勞。
西文彥第一個說道:“扶蘇德才兼備,理當封侯。”
儒家雖然跟扶蘇鬧了一番,但目的似乎已經達成,至少比起嬴政在的時候,他們的日子實在好過太多。
趙凌封扶蘇為長安候,是否意味著要推行分封制?
這不就是他們一直希望的嗎?
孔鮒也稱道:“陛下圣明!”
王綰等人也已被趙凌折服,蒙武見趙凌如此對待扶蘇,也為始皇帝感到欣慰,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意義。
扶蘇卻拱手道:“陛下,先帝推行郡縣制,不可封侯,臣扶蘇請陛下收回隆恩。”
要是換做之前,扶蘇甚至覺得分封制并無什么問題,短短不到一月時間,他卻經歷了太多,如今他是不贊成分封制的。
為了大秦長治久安,他竟拒絕封侯。
趙凌笑道:“長安候不必推辭,朕不賜你封地,但你身為皇家血脈,身份自當尊崇,朕賜你紙墨筆硯,見君不拜,入宮不報。朕請長安候與科農院馮瑜收錄諸子百家典籍,共修《萬民典》,三年后,以《萬民典》教化百姓,長安候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