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一行人看起來也是非富即貴,前面的渡客都已經讓了衛莊,再讓讓他們又有何妨?
有些伶俐人甚至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直接選擇不坐這一艘船。
墨知白在前方開道,來到渡船前,他拿出了趙凌賜給他的令牌,毫無阻礙地領著嬴政他們上了船。
上船之后,船家為嬴政他們安排了兩間上等倉房,里面的裝修結構與客棧無異,有桌椅有大床,只是入住一間房的價格不斐,尋常商人也只能擠在船底的公共區域,或是在甲板之上休息。
“既然已經能做出這樣的大船,為何要交給私人經營,何不派遣官吏牢牢將漕運控制在手中?”
嬴政住進房間之后,還是向墨知白問出了這個問題。
衛莊的事已經被他拋諸腦后,他更在意的是趙凌的各種政令。
嬴政為了解決南征百越的糧草運輸問題,鞏固對嶺南的統治,三年前大修靈渠,耗費無數的人力物力。
統一之前為滅楚提供后勤保障,秦昭王修建都江堰。
沒有人比皇帝更明白水利漕運的重要性。
若是長途陸路運糧,所需牛車馬夫眾多,哪怕馳道已經修成,時間的耗費依舊是三倍不止,每至一處,運糧之人都會消耗一些錢糧,百里消耗一石糧食。
水陸聯運差不多要少消耗一成的糧食。
既然都已經能制造出這樣的大船,與其假人之手,為何不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墨知白沉吟片刻,道:“我也問過陛下,陛下說,若全部交給官吏辦漕運,官吏人數眾多,需國庫發放俸祿,且官吏要么因無利可圖而懈怠,要么中飽私囊,實際虧損更為嚴重。”
“陛下已經在平陰津這些渡口附近三里的地方增加集市,這些集市降低了一成市稅,方便商人直接買賣運輸,以此成就漕運的繁榮,除了運輸糧食,更運輸一些布匹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