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發展的方向確立,接下來就是枯燥談判環節。這方面凱文經驗不夠,基本委托大使和斯達特,先和光暗精靈談判,希望他們能同意幫忙種棉花地,然后還要和各商隊談判,希望能找到合適的賣家,不過估計不太容易。來這里的商隊大多是奔著礦石來的,棉被這種東西一般都不會看好。
經濟這個東西說到底就是賺錢,那么賺誰的錢就必須先搞清楚。平民狗頭人自己窮的快餓死了,哪里能從他們手里賺錢?本地的狗頭人城主或者國王雖然買得起,但人數也沒多少,不可能作為主要傾銷對象。同理帝國人也是一樣,而且他們都住旅館,至于附近的傭兵或者商隊本身,通常十分節省,一條棉被用十幾年,破了再補。想賣他們棉被也不太可能。
附近剩下的還有誰?那自然是依然隱藏著的亡靈巫師了,雖然自己早已經夠蓋了,但棉被還可以用來裹尸體啊。對于常年隱藏在暗處,還需要尸體來干活的人,凱文相信大量的便宜的棉被必然是有用的。
最主要的是,這群人有錢。當初那個被干掉的女亡靈巫師,隨便出手就是一個億。雖然是狗幣,但也十分驚人,顯然亡靈巫師頭領必然更加有錢。
那么既然銷售對象是他們,如果棉被上更新小說的話,最好以亡靈巫師為主角,或者亡靈巫師盡量以正面形象出現。這在十幾年前是不可能的,當初凱文的父親就是這么死的,但如今樓保勒國內已經放寬很多,亡靈巫師作為主角的書也出來一些,雖然只是在小范圍流傳,官方更不會推廣。
但這邊就不太一樣了,雖然狗頭人并不信仰光明教,但亡靈巫師是世界公敵。他們實力低微,當然不敢觸及這個禁忌。最關鍵的問題在于,這群讀者是強悍的,一旦寫的不合適,會不會操控著喪尸來找作者聊天呢?凱文有被刺客找上門的經歷,不想再被亡靈巫師找上門。
當然辦法不至于沒有,盡量先隱晦一些,不要赤裸裸的把“亡靈巫師”幾個字寫上去,讓亡靈巫師有代入感,而讓別人覺得這只是一個普通角色。然后就讓此人依照套路前進即可。
凱文構思了兩天,開始提筆,隨手寫下一篇題為《機械人》的小說。
故事發生在異界,那里沒有活人,也沒有各其他種族,卻有一群機械人。這群人以鋼鐵作為其身軀,內含無數齒輪機油氣缸等部件,以上古之神留下的意識體為其核心,組合成機械人。
弄這么復雜的設定其實不過是一個目的,那就是讓主角搶奪別人的胳膊和腿的時候,變得名正言順。打爆其他機械人,然后那對方的“尸體”也變得理所當然,因為那只是機械。
這種行為在亡靈巫師看來應該非常熟悉,在亡靈巫師眼中,人體可能也只是機械的一種而已。而至于其他人,那就見仁見智。說到底,凱文只是想賺亡靈巫師的錢而已。
一天過去,凱文交出第一篇初稿,斯達特拿過來看看:“恩……我們的主角開場被退婚了?機械人也結婚嗎?”
“當然,”凱文回答,“不然怎么生小機械人?”
“好吧……”斯達特再問,“那為何機械人都是人的形象?如果以核心作為意識體,身體不過是機械,那就可以弄出三只手,八條腿,長翅膀等等……”
“那是主角尿壺,怎么可以讓其他人隨便弄到?”凱文回答,“設定其他人智力太低,都沒想到不就完了?”
斯達特:“……”
“這不太像你的風格啊,”斯達特硬是看了兩遍,“亡靈巫師不是一般的酒館農民,寫這種東西沒這么容易糊弄的吧?”
“誰說這是我寫的?”凱文反駁,“這就是狗頭人棉被勇者寫的。不要賴到我頭上。”
斯達特再無二話,當即收了起來。而與此同時,光暗精靈方面終于是談妥了。有大使率先打過招呼,并愿意以小老虎作為籌碼,希望他們兩方能出手幫忙。當然小老虎不是現在就送,而且簽下協議,雙方做出一定貢獻之后才會給。
貢獻采用類似積分制,積分如何定性自然有非常復雜的條件,正常情況下,如果光暗精靈完美完成種棉花的任務,大約一年左右就能得到小老虎。而得不到小老虎的那一方,也會給予一定的金錢補償。
而隨后棉被勇者帶著車夫親自再去找光暗精靈,不知道他哪里打聽到暗精靈愛喝酒,結果拎兩瓶過去喝。然后被灌醉抬了回去,要知道酒量和實力也有很大關系,不說身體素質,強者喝酒的作弊手段太多,弱者都根本發現不了。
不過慶幸事情是談成了,為此狗頭人也被敲了一筆。對方掌握核心技術,就可以一連敲兩批人,很無奈。不過接下來實際干活的時候,兩方人也出奇的賣力。
棉被勇者給他們劃好地,大小分毫不差,雨水地形肥沃程度也都相差無幾,這無形之間給了他們一個比拼的舞臺。要知道光暗精靈常年不對頭,同時木系法術高手,在任何方面落后于另一方都是不能忍的,特別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
兩位精靈大使各站一邊,在棉花地布好法陣,不斷施展法術,忙乎了整整一天。另一邊不回去,這邊也堅持不回去,雙方較勁,最后兩人就在棉花地里睡。
次日清晨之時,兩塊地的棉花都已經出苗。兩個精靈大使都表示,大約一周左右,就可以吐絮。而整個周期成熟之后,就不需要大使動手,讓底下人干活就行,但如今剛開始,必須親自動手。
兩個大使忙的不亦樂乎的時候,棉被勇者當然也沒有閑著,城內還有一大堆事情要辦,購置新的機械,安排人員,規整秩序,打掃全城,張貼布告和宣傳圖,傍晚時分學著公主以前的樣子,給大家講故事。以前也聽了不少,如今照著講也能說很久。
比較慶幸的是,公主的死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這絕對要歸功于光明勇者的功勞。鎮住接近baozha的民憤,不沖動,不亂動,繼續沿著原路線前進。
當然,憤怒也不能無限制的鎮壓,需要之時只能進行轉嫁。兇手是棉被勇者,這毫無疑問,但與此同時攻擊公主的人還有很多,政府軍自然也跑不了,甚至把仇恨撒到國王頭上也不是不可以。
那轉嫁的仇恨如何發泄呢?出兵顯然不可取,不說別的,戰車大量都趴窩著。凱文也明確不支持他們出兵,不管他們打誰。那么只能沿用公主的計劃,派出吟游詩人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