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過去,那些老牌的工廠,肯定不會有人買。
可越是這樣,他們就越是著急。
其余人也都看向了蕭凌,等待著他的回答。
蕭凌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沉吟了一會,才微笑著開口:“我看有幾家工廠要關門了,就像保溫廠一樣!沒有任何的科技含量,也沒有任何的競爭能力,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依靠政府的支持。”
“但是一些重型工廠,像是松江等,他們的競爭者也多了起來,但上面絕對不允許他們倒閉。”
白文志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這么大的工廠,工人都有上千人,想要安置他們,可不容易!”
“所以,我想,在不久的將來,上頭肯定也會對他們進行資助,或者是各種扶持的。”
白文建眉頭一皺,不解地說道:“具體怎么個扶持法?”
“我們可以上市,讓他們籌集更多的錢!我們的股份,還沒賣出去呢。”
白巧巧對蕭凌投了一個贊賞的眼神,然后點了點頭,說道:“我出國之前,有些公司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擴張,所以才會用股份融資,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白文志鼓掌贊嘆,“小蕭啊,沒想到你這么年輕,眼力就這么好!上蕭我在燕京召開了一次會議,上面的人都同意了,不過還得等一段時間,你懂不懂?”
蕭凌眼睛一亮,股市是八十年前建立起來的,距離今天,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時間。
為了生存,這些國有企業只能通過出售股份來融資。
等到上市的那一天,有了政府的支持,這些公司,就能發展成一個強大的公司。
而接下來的一年,則是秦觀最好的機會。
看著蕭凌一副興致缺缺的樣子,白文志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肩上,小聲叮囑:“東三省有三十多個舊廠缺錢,缺錢少說也得好幾個億,你看行不行?”
蕭凌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點了點頭:“那是自然,我們可以借到更多的資金!”
這哪里是坑,分明就是財神的寶庫。
“不錯!這樣吧,我明日就將這些工廠的技術文件拿過來,你幫我篩選一下,有什么可以拓展的,然后匯總一下。”
……
兩蕭后,一份《財經日報》發表了一份關于順達、樂福等企業向銀行進行貸款,貸款五億美元的報道。
遠在港島的陳宏昌聽聞此事,立即打電話通知蕭凌,約他到東北見面。
他很清楚,蕭凌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他把自己手下最大的兩家公司都拿出來做抵押,又向銀行貸款,顯然是看中了一筆不錯的買賣。
但蕭凌直接拒絕了,理由是他下月就要成親了,這幾天實在是沒空接待客人。
蕭凌大概能猜到陳宏昌那只狡猾的小心思。
這兩年,在南方,很多大企業的老總,都是大富大貴,他們的生意,也都在向內地發展。
很多國有工廠,都陷入了困境,為了節省資金,不得不賣掉股份。
也正是在這一年,不少富豪大佬紛紛出手,坐收漁翁之利,創造出了全國最早的一批富豪。
陳宏昌在香港混了三十多年,眼光還是很毒辣的,他這次來找蕭凌,也是為了和他搞好關系,希望能和他談一談。
果不其然,當陳宏昌聽到蕭凌下月就要成親的時候,立刻就露出了笑容:“蕭老大要成親了,我當然要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你打算在哪天舉行?”
蕭凌真想抽自己一巴掌,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直截了當的說道:“陳伯,你就直說吧!我聽說你已經回到香港,把所有的產業都留給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