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最后一位先生時,正巧被謝齊的師姐謝渺聽見,她亦有久留京城的打算,又看小孩順眼,便毛遂自薦。
崔挾月沒因“關系戶”而放水,細細考問后,驚訝發現謝渺正合她心意。
當機立斷領著孩子們挨個敬茶,而正式講學則還需等到年后。
崔姝疑道:“謝渺和吳麗華,吃住都在北院,何不立刻開課?”“大過年的,孩子還小,什么事不能等年后再說。
”崔挾月說,“不求他們能封侯拜相,能立身能自保便好。
”崔姝:“你倒是能放下心,他們祖輩種地為生,全看老天臉色過活,一輩輩周而復始,你的期望已經是頂好的了。
”崔挾月挑眉:“雖然說龍生龍鳳生鳳,我既然已經把他們從既定循環中拉了出來,也該對他們報有期望。
”身處環境、過往創傷……無一不在每日細微中重塑著精神世界,而身體中的基因只是其中小小一環。
一切并非板上釘釘無法更改,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環境塑造了他們父輩,而她改變這十七個孩子身處的環境,他們自然會與他們父輩不同。
崔挾月借著雪光撥弄了一下床帳上掛著的小福袋——那是十七個孩子中一個小女孩送她的——福袋下方還系著一枚小小鈴鐺。
夜深人靜中乍一聽清脆的響聲,又把崔挾月好不容易醞釀的睡意驅走了。
崔挾月嘆道:“真恨不得現在就看見他們長大成人。
崔家在朝中勢單力孤,崔兄又一年半載回不來,只有個陸盛……”說到陸盛,她又開始頭疼,“陸盛陸盛……他到底什么態度啊。
”崔姝搖搖頭,亂出餿主意:“你明天要不一見面就給他跪下吧,他會原諒你的。
”崔挾月冷笑一聲,決定不理她,蒙進被子里獨自發愁去了。
直至天蒙蒙亮,崔挾月也沒閉上她睜了一晚上的眼睛。
縱使從皇帝口中得知當時陸盛離開確有要事,可她拒絕陸盛,陸盛傷心離開也是實事。
她說的好聽,什么視情況利用……如今陸盛幫了她許多,她卻連他想要的“回報”都無法付清。
就是本爛賬!崔挾月將臉埋在咸菜干一樣的被子中低吼一聲。
說到底還是她先招惹的陸盛,看人家年輕氣盛,還正合她眼緣,頭腦一發熱就默許了兩人的進一步發展。
摸鬢角、拍頭、揩油……完全完全不是正常的社交距離。
就在崔挾月剪不斷理還亂時,門外忽地傳出一聲鳥鳴,日頭出來了,金燦燦的晨光映在窗上火紅一片。
侯府仆人也開始了一天的灑掃,細碎的聲響遠遠近近不甚清晰。
崔姝長吁短嘆道:“你就聽我的吧,陸盛又不是小心眼的人。
”“是我小心眼,”崔挾月頂著快掉到下巴的黑眼圈一股腦兒爬起來,坐在妝奩前梳妝,“這簪子如何——陸盛越不計較我越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