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
“孫琳,技術支援中心,領保密u盤。這是舊的。”我把那個帶著細微磨損的u盤遞過去。
他接過去,細看了幾秒,尤其是接口和外殼,然后拉開抽屜,拿出一個登記本。
“登記。姓名,工號,舊u盤編號,領用原因。”
我工工整整填好,在“領用原因”欄寫下:外殼輕微磨損。
他核對了一下舊u盤上的激光刻印編號和我填的是否一致,確認無誤。
這才從身后一個上了鎖的柜子里取出一個同樣嶄新的u盤,放在一個印著“保密載體”字樣的透明袋里遞給我。
“拿好。舊件回收銷毀。新u盤初始密碼在袋里紙條上,首次使用強制修改。使用規范,部門培訓過吧?”
“培訓過,趙姐都跟我說了。”我連忙點頭。
“嗯。記住,專用、專用、專用!”他強調了三遍,這才揮揮手示意我可以走了。
回到工位,趙姐正好抱著一疊文件過來:“領好了?行,正好,有活兒了。”
她把文件放在我桌上最顯眼的位置,最上面一本貼著醒目的內部文件標簽。
“外協廠送來的第一批樣件測試參數匯總。你負責初步整理和格式規范。”
“別緊張,”趙姐像是看穿了我的想法。
“按昨天說的規矩來。第一,確認文件級別。第二,仔細看要求,這份匯總最終要嵌入項目組的綜合報告,格式必須統一。”
“你對照一下項目組下發的《參數錄入標準模板》,看宏遠交來的東西哪些地方不規范。”
我翻開保密筆記本,找到昨天記下的內部文件處理流程和格式要求要點。
先打開電腦桌面上的標準模板,然后才拿起那份宏遠送來的匯總報告。
只看了幾頁,就明白同事們為什么抱怨了。
同一類參數的計量單位,有的用英文縮寫,有的用中文全稱;表格的列寬不一致。
“趙姐,”我拿著標注好的文件和標準模板,走到她工位旁,“這里有幾處問題,您看下我標注的對不對?”
趙姐接過去,“嗯,眼力不錯,問題都找出來了。”
她用筆點著那個疑似點錯小數點的沖擊力值,“這種錯誤最要命,表面看是個小失誤。”
“要是沒發現直接遞上去,用在報告里甚至指導后續試驗,后果不堪設想。你打算怎么處理?”
“按流程,先登記發現的問題,外協那邊的對接人,把標注好的文件掃描件和修改要求發過去,請他們確認并重新提交?”
我回憶著筆記本上的流程。
“對。”趙姐點頭,“語氣要專業,但要求必須明確、強硬。”
“告訴他們,這是內部文件,有嚴格格式和數據準確性要求,不達標我們無法接收。”
“這是給他們,也是給我們自己把關。”
“記住,咱們技術支援,就是項目組的第一道質量防火墻,文件格式、數據規范,都是防火墻的一塊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