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按照清單編號,一份份去找那些文件。
大部分都沒問題,位置對得上。但找到第六份時,卡殼了。
清單上寫著:“wq-01-dj-2013-03,型號初期電磁兼容性測試分析(非密),歸檔位置:d-18-12。”
我在d區18排12號柜找了好幾遍,沒有!柜子里放的是其他項目的環境試驗報告。
“王姐!”我趕緊跑回去,“這份wq-01-dj-2013-03,d-18-12柜里沒有!”
王姐立刻在系統里查:“登記位置確實是d-18-12…奇怪,實物呢?”她起身,“走,去d區看看。”
我們又仔細翻了一遍d-18-12柜,確實沒有。
“會不會是張偉根本沒放進去?或者放錯地方了?”我有點急了,“這報告重要嗎?”
“wq-01是新無人機適配項目,當然重要!他登記了位置卻沒放對…這都什么事兒啊!再找找附近柜子!”
我們倆在d區附近幾個柜子一通翻。十幾分鐘后,王姐在d-17-10柜最里面抽出一份文件。
“找到了!在這兒呢!
wq-01-dj-2013-03,沒錯!位置應該是d-17-10!他登記成d-18-12了!差一排!”
又是手動輸入的錯誤!位置又錯了!
這要是哪個項目組急著要這份報告,按登記位置來找,豈不是又撲個空?
“張偉啊張偉…”王姐氣得直搖頭,“這工作態度真是…害人不淺!趕緊改系統記錄!”
我們立刻在系統里把這份文件的位置信息更正為“d-17-10”。
“還有二十份,咱們抓緊!”王姐催促道。
核對到第十八份文件時,清單顯示:“tl-02-kf-2013-11,陀螺儀組件老化壽命預估報告(非密),歸檔位置:a-9-04。”
我走到a區9排4號柜前,打開柜門。我一份份看標簽。很快,找到了目標文件。
“找到了,王姐,是這份。”我把文件抽出來,習慣性地翻開封面確認一下內容。
沒錯。我正要合上放回去,目光掃過里面的分類標簽欄。
報告首頁右上角通常有個小標簽,標明報告的主要技術類別,方便快速查找關聯資料。
這本報告的標簽欄里,打印著:“傳感器壽命評估”。
我愣了一下。
陀螺儀組件…是傳感器?不對啊!
我雖然剛接觸技術支援不久,但基本概念還是有的。
陀螺儀是慣性導航的核心部件,屬于精密機械和電子結合體,和傳感器雖然有關聯,但專業分類上絕對不一樣。
傳感器是獲取外界信息的,陀螺儀是測量自身角度變化的。
這報告它的核心類別應該是“慣性器件”或者“核心部件壽命評估”這類才對,怎么會被歸到“傳感器”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