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壯漢的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問道:“醫(yī)生,抓這些藥,得花多少錢啊?”
林源也有些為難了,老人所治療的方藥,取自于張仲景《金匱要略》的百合地黃湯,其處方是百合,生地黃各三十克,生牡蠣二十克,花粉石斛糯稻根各十五克,知母十二克,浮小麥三十克,甘草六克。
老人的情況比較嚴重,想要治愈,就需要二十服,以百合這味主藥為例,需要六百克,零售價是二百四十元,生地黃需要六百克,需要四十二元,總共算下來,小一千。
這些錢對于富庶地方的人來說,根本就不算什么。在麗縣這樣比較貧困的地方,一千元算是巨款了。
林源說出了價格,壯漢的身形,頓時像是矮了半截。
“九百多,這,這個,醫(yī)生,能不能便宜點?”壯漢說完,大概也覺得不妥,臉馬上就紅了,蹲在地上,雙手直揪自己的頭發(fā)。
林源嘆息一聲,這種情況,還真的不能自己拿錢幫忙。
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因為眼前的事情而破壞規(guī)矩。這一次,林源要是掏錢了,救助一個人,確實是扶困救危了,但這件事情的影響并不一定是好的。
要知道,貧困的地方?jīng)]有錢看病的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林源要是給病人錢了,這種行為難免會在百姓中傳開,貧困百姓再去看病的時候,醫(yī)生要是碰到類似情況不墊錢,難免會被道德bangjia一般的指責,因為林源開了這個先例。
這種情況,其實無關于道德水準,說到底,就是貧窮惹的禍。
在這樣的情況下,醫(yī)生縱然千般好,只要一個照顧不到,就會招致怨言,甚至會引發(fā)醫(yī)患矛盾。
救人是好事,但要講求方式方法,貧困人群看不起病,有困難,應該是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個人憑一時的感情救人,那是小善,要解決問題,就要從根本上解決,這才是大善。
想了一下,林源說道:“這位大哥,我給你想個辦法,這里因為改建,沒有儲備藥材,你上麗縣人民醫(yī)院去抓藥,就說這里的施工方耽誤你的事情了,到時候施工方就給付錢了。”
“這,這能行么?”壯漢抬頭狐疑的看著林源。
“你放心,我會給你證明的。大哥,你可千萬記住了,這事不能說,要是說給別人聽了,就是陷我于不義了,到時候我可就難做了。”
“醫(yī)生,你放心,我是絕對做不出來那樣的事情的。”
林源給壯漢開了藥方,遞給他,讓他到麗縣人民醫(yī)院去抓藥。
送走了這一行人,林源回到柳金林那里,笑道:“老柳,讓醫(yī)院給他藥吧,到時候,我過去把錢墊上。”
柳金林感覺不可理解:“林會長,你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有點不太明白呢?莫非是你覺得給人家錢讓人難以接受,傷人自尊?”
“沒那個意思,我要給他錢,給這里的醫(yī)生會帶來很大的麻煩。這里的人普遍貧窮,咱們走了,醫(yī)生要是碰上類似的情況,該怎么辦?有了我開的先例,這兒的醫(yī)生以后會相當麻煩的。我這樣做,就是為了別給同行制造麻煩。”
“行,就沖你這樣用心良苦,這個忙我?guī)土恕!?/p>
林源笑著表示感謝,無意中一閃眼,發(fā)現(xiàn)了不尋常的地方。
壯漢扶著老人,和一幫人往外走,一個人卻是東張西望,時不時就脫離人群,想要往別的地方走。
被攔住以后,這人點頭哈腰回到人群中,但馬上又是這般鬼鬼祟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