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前,是如同潮水般涌來、眼神冰冷、殺氣騰騰的龍國精銳。呂布、趙云、孫策、張遼、許褚、周瑜、諸葛亮、郭嘉等核心人物,在精銳士兵的簇擁下,如同眾星拱月般出現在陣前。
織田信長站在臺階最高處,猩紅的披風在血腥的風中獵獵作響。他環視著逼近的龍國大軍,看著身邊所剩無幾的忠誠武士,又抬頭望了望被硝煙染成暗紅色的天空,突然爆發出一陣歇斯底里、卻又帶著無盡蒼涼與狂傲的狂笑。
“哈哈哈哈哈!天命?氣運?皆虛妄!我織田信長,生于亂世,崛起于草莽,橫掃六合,欲布武天下!今日,縱然身死國滅,亦非爾等凡俗可審判!”
他的眼中燃燒著瘋狂的光芒,猛地將手中的火把,狠狠擲向身后早已灑滿火油的大殿!
轟!
烈焰瞬間升騰!火舌舔舐著精美的木質結構和華麗的帷幕,濃煙滾滾而出。大火迅速蔓延,將整個王宮大殿吞噬。
“第六天魔王,豈容爾等生擒?!吾之魂魄,當與這烈火同燃,永照幽冥!哈哈哈哈!”
在沖天烈焰和滾滾濃煙的背景中,織田信長張開雙臂,身影漸漸被翻卷的火舌吞沒。如同當年本能寺的烈火,在這異國的王宮,為他奏響了最終的絕唱。
居魯士大帝身披著依舊華麗卻沾滿灰塵與血污的金色戰甲,手持象征王權的權杖與短劍。他平靜地看著織田信長消失在烈火中,又看了看身邊僅存的、傷痕累累卻依舊忠誠的不死軍衛士。他高大挺拔的身軀沒有一絲顫抖,黃金面具下的眼神,深邃而平靜,仿佛早已看透了一切。
“阿胡拉·馬茲達在上(拜火教的最高神)。帝國的榮光,竟終結于此。”
他低沉的聲音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疲憊,卻依舊保持著帝王的威嚴。他緩緩舉起手中的權杖,指向逼近的龍國大軍,對最后的不死軍下達了最后的命令:
“帝國的勇士們,為了最后的榮耀。沖鋒!”
百余名不死軍發出野獸般的咆哮,如同撲火的飛蛾,舉起殘破的兵刃,向著數百倍于己的龍國精銳發起了自殺式的沖鋒。瞬間被淹沒在刀光劍影之中。
居魯士沒有再看一眼。他緩緩轉過身,背對著戰場,一步步走上被鮮血染紅的臺階,走向那熊熊燃燒的宮殿大門。在烈焰與喊殺聲的映襯下,他走到王座殘影之前,緩緩摘下黃金面具,露出一張剛毅而疲憊的臉。他低頭看了看手中鑲嵌寶石的短劍,然后,毫不猶豫地、平靜地將劍刃刺入了自己的心臟。
“以…萬王之王…的名義…”
低語淹沒在火焰的噼啪聲中。居魯士高大的身軀緩緩跪倒,最終伏在象征王權的臺階上,鮮血染紅了身下的漢白玉。他用自己的方式,維護了波斯帝國和阿契美尼德王朝最后的尊嚴。
阿育王一直沉默地站在一旁,他華麗的王袍破損不堪,象征佛法的轉輪圣王冠冕歪斜。他目睹了織田信長在烈火中的狂笑,目睹了居魯士平靜的自戕,目睹了最后忠誠衛士的覆滅。這位曾以佛法慈悲治理龐大帝國、宣揚“達摩”的君主,此刻眼神空洞,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仿佛靈魂早已抽離了這具軀殼。
帝國的崩塌,子民的涂炭,信仰在殺戮面前的蒼白無力。一切的一切,讓他畢生的信念徹底崩塌。他緩緩地、踉蹌地走向宮殿側面一處尚未被大火完全吞噬的偏殿。那里,有一座殘破的佛陀石像,在火光中半明半暗。
阿育王在石像前緩緩跪坐下來,雙手合十。他沒有誦經,沒有祈禱,只是呆呆地望著那殘破的、沾滿煙灰的佛像。眼神空洞,仿佛在凝視著虛無。口中無聲地開合著,卻發不出任何聲音。他放棄了抵抗,也放棄了思考,精神世界已然隨著帝國的毀滅一同死去。于此坐化圓寂。
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如同粘稠的血漿,浸透了華氏城“磐石堅壘”的斷壁殘垣。城內硝煙未散,尸骸枕籍,焦臭與血腥的氣息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
龍國聯軍的旗幟——魏之玄黑旗、蜀之赤紅旗、吳之青鸞旗、呂布之飛虎旗——在最高的、未被完全焚毀的王宮穹頂之上,迎著血色殘陽,傲然飄揚!旗幟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場史詩般勝利的沉重與代價。
曹操、劉備、孫策、諸葛亮、周瑜、郭嘉、呂布、張遼、趙云、許褚以及眾多幸存的將領,站立在王宮前那片被鮮血徹底浸透的廣場上。腳下是戰友與敵人的尸骸,眼前是勝利的廢墟與仍在燃燒的宮殿。沒有歡呼,只有沉重的寂靜。勝利的代價如此巨大,沉重得讓人窒息。
曹操緩緩抬起沉重的腳步,踏上了被鮮血染成暗紅色的王宮臺階。劉備、孫策緊隨其后。呂布看著他們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染血的畫戟,最終也邁步跟上。四位龍國的最高統帥,踏過無數犧牲者的道路,最終站在了象征聯軍終結的王宮廢墟之上,眺望著這片被戰火徹底洗禮的大陸。
這場為期近三年的史詩級戰爭至此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