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正泰怒吼,碗口粗的鐵棒帶著惡風砸來。甘寧夷然不懼,身形如鬼魅般閃避,雙戟化作道道寒光,貼身近戰,專攻下盤關節。十數回合后,甘寧抓住破綻,一戟格開鐵棒,另一戟如毒蛇般刺入樸正泰咽喉,鮮血噴濺。甘寧一腳踹倒尸體,躍上旗桿基座,手起刀落。
“咔嚓。”
南棒帥旗應聲而斷。甘寧將染血的帥旗高高舉起,發出震天怒吼。主艦帥旗一倒,南棒水軍頓時一陣慌亂。
與此同時,凌統率領數艘快如疾風的走舸,如同離弦之箭,直插織田信長的鐵炮船隊。箭雨和鐵炮丸迎面射來,凌統伏低身體,指揮快船靈巧規避,硬生生撞入敵陣?
他身先士卒,躍上最近一艘鐵炮船,手中長槍如龍出海,瞬間挑翻數名鐵炮足輕。目標鎖定一名正在大聲指揮裝彈的櫻花鐵炮隊長。那隊長見凌統勇猛,拔刀迎戰。凌統槍法迅疾刁鉆,三招之內,一槍洞穿其胸膛。他順手抄起那隊長掉落的一支精良鐵炮(火繩槍),高喝道:
“賊酋已死,鐵炮歸我了。”
主將被殺,這艘鐵炮船頓時大亂,其余鐵炮船也受到沖擊,火力驟減。
戰局膠著,江東水師雖占地利,但傷亡漸增,龜船依舊難啃。周瑜的目光投向岸邊高臺。諸葛亮羽扇輕搖,仰觀星象,測算著氣流。他并非呼風喚雨,而是精確預判了這片區域午后將短暫出現一股較強的東南向河風。這是自然之力,亦是智者必爭之“天時”!
“風起東南。”
諸葛亮的聲音透過傳令兵清晰地送到周瑜旗艦。幾乎是同時,周瑜感應到了那期盼已久的氣流變化。他眼中精光爆射,手中令旗揮下:
“火船出擊。火箭齊射。”
早已在隱蔽處準備就緒的數十艘火船(滿載硫磺、硝石、干草、油脂,敢死隊員在點燃引線后跳水撤離),如同被點燃的火龍,順著驟然加強的東南風,以驚人的速度沖向擁擠在河灣內的聯合艦隊,尤其是那些笨重轉向不靈的龜船。
“放!”
太史慈怒吼。數千江東弓弩手將點燃的火箭覆蓋向敵陣。火箭精準地落在火船引燃物上,更點燃了聯合艦隊船只的風帆、木質船樓。
天時(東南風)、地利(葫蘆口困敵)、人和(火船敢死、火箭齊發)在這一刻完美組合。
“轟!轟!轟!轟!”
火船猛烈撞擊!烈焰瞬間沖天而起。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堅固的龜船成了密封的鐵棺材,內部士兵在高溫下慘嚎;木制戰船更是迅速化為巨大的火炬。整個河灣中心,頃刻間化作一片沸騰的火海。濃煙滾滾,遮天蔽日,焦糊味與慘叫聲彌漫河面。
李舜臣在主龜船上目眥欲裂,他所在的旗艦因位置靠后未被火船直接命中,但也被蔓延的大火包圍,船體滾燙欲裂。他身中流矢,被濃煙嗆得劇烈咳嗽,在親衛拼死保護下,砍斷連接小艇的繩索,在漫天火光的掩護下,狼狽向下游遁逃。織田信長見烈焰焚江,敗局已定,也顧不得許多,率殘存的幾艘鐵炮船倉惶撞開燃燒的障礙物,逃離了這片煉獄。滄瀾水戰,江東以火神之怒,焚盡敵軍。
水戰的烈焰尚未完全熄滅,周瑜的目光已銳利地鎖定了河對岸那片被聯軍占據的、土地肥沃的江岸平原。
他看向身旁早已按捺不住的孫策。
“伯符兄。北岸沃土,當為我江東糧倉。”
“公瑾靜候佳音。”
孫策古錠刀鏗然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