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了孩子,就像被拴住的老黃牛,只能圍著拴著它的樁子轉(zhuǎn),辛辛苦苦任勞任怨。
她剛嫁過來的時候,也想著跑,那時候她還年輕,沒有任何牽掛,跑出去沒地方去又怎么樣,哪怕她跑出去被餓死,也好過在王家做媳婦兒。
可她壓根沒有機會,王家人也很有經(jīng)驗,把她關(guān)起來,讓她像個muzhu一樣下崽。
后來如他們所愿,她生下了一個孩子,他們還很可惜,不是個兒子。
她還記得那天,她渾身像是被撕裂了一樣,婆婆來到她的枕邊,不信邪地把裹著孩子的襁褓掀開,隨后嫌棄地看了她一眼:“真是個不爭氣的。”
“沒事,現(xiàn)在是個閨女,以后還能生嘛。”公公倒是挺‘善解人意’,抽著旱煙道:“有了娃就有了拴著她的繩子,以后不用看著了。”
婆婆也道:“說的是,得了,走了走了,怪晦氣的?!?/p>
兩人說著話出了門,張大姐躺在床上,張了張干裂的嘴巴,她好渴,她想喝水,可沒人回應(yīng)她,不對,回應(yīng)她的只有還在襁褓里的孩子。
孩子也餓了,同樣沒人理她。
張大姐用盡全身的力氣,疼的她直冒冷汗,終于把孩子抱到了懷里,讓孩子吸她的奶水,孩子終于不哭了。
她迷迷糊糊的想,吸干她吧,她想死。
她最后還是沒死,依舊任勞任怨的像個老黃牛一樣,給一家子干活,不同的是,她背上多了一個嬰兒。
以及,王家的大門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關(guān)著,從外面上了鎖。
但張大姐卻不會像以前那樣,一心想著往門外跑了,即便她出去,也會乖乖回來。
這拴牛的繩子格外的牢固,她再也掙脫不開了。
帶著女兒,她跑不了,就算跑了,她也養(yǎng)活不了這個孩子,即便孩子只需要一點點飯。
不帶女兒更不可能了,正因為這孩子是個女孩,她才不放心放在王家,一旦她走了,可以想象女兒會過什么樣的日子。
如果是個兒子,她反而能放心一些,至少王家會好好對兒子,也許會將男性身份的兒子拉入他們的陣營,讓兒子變成下一個王建業(yè),但至少兒子的肉體上不會受苦。
不過這也想著,她又慶幸自己沒生兒子,她不想生下另一個王建業(yè),或者,另一個張大智。
“我走不了?!睆埓蠼闶冀K沒看韓山卉,低聲道:“我早就成了這里的人了,能去哪里?你不屬于這里,回屬于你的地方好好生活吧。”
韓山卉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了,她大概明白張大姐為什么不愿意走了。
“離開這里,你的女兒才不會成為下一個你?!苯嗲蹇粗驗槭荩瑢?dǎo)致眼睛格外大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