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三沒多想,隨口回答道:“牛?羊?只要是吃草的崽兒拉的都是綠色的,也都是哼著叫。”
程老三舉得例子沒錯,但程穗總覺得不是他說的這些動物。
如果是牛羊的話,怎么可能會是抱著的?而且叫聲也不太像……
算了,不管是什么動物,總之絕對不可能是家養的,一定是從山上抓來的就對了。
現在可不像早幾年那樣沒人管了,要是抓了不該抓的,就等著被警察抓去蹲笆籬子吧!
十幾里的山路父女倆走了兩個小時,到家的時候,王冬梅已經把飯做好了。
一個炒青菜、一個炒蘑菇,再把程穗帶回來的那半個肉包子拌拌,飯桌上也算是有了葷腥。
吃飯時,程老三把今天買東西剩下的錢都交給了王冬梅,囑咐道:“明天買二兩肉,再去山上挖幾個筍,快過年了,桌子上也得有點肉才行。”
“哎。”
接過厚厚的一沓票子,王冬梅忙不迭地收進了自己的布包里。
村里人人都說她命苦,生了個干不了活的病秧子,可王冬梅卻不這么覺得。女兒的手藝好,編幾個竹筐、做點城里人不常見的小玩意兒去賣,賺得也不比種地少。
說出去,好歹也是門手藝呢。
不過說到賺錢……
“對了,穗兒,這幾天你可不敢自己往山上跑。”
王冬梅一邊說一邊給程穗加了一塊肉末,“我聽說現在城里人好吃野味,隔壁村的不少人都往山上放了家伙事,你仔細點,可別叫傷著你。”
程穗剛穿來不久,最近閑來無事就在村子里走動,熟悉著周圍的生活環境。
她正想著明天去山上轉轉呢,聽娘這么一說,立刻收回了上山的念頭。
“哼,他們這么做都喪良心!”
程老三忿忿地扒拉著碗里的飯,罵道:“抓點野雞野兔去賣就算了,連狐貍穿山甲都不放過,是真不怕遭報應!”
都是靠山吃山、靠田種地的莊稼人,老一輩的村民對養育他們長大的土地充滿了敬畏。
近些年國家發展得快,越來越多踏實肯干的年輕人選擇去城里賺大錢,可那些巴望著不勞而獲的二流子卻想投機倒把,賺點喪良心的臟錢。
他們可不懂得尊重大自然,在他們眼里,山上的一切都能拿去換錢,無非是價值不同而已。
既然放幾個陷阱就能賺到錢,又何必老老實實種地呢?
被他們這么一帶,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著抓動物去城里賣,曾經附近還能見到不少猴子和狐貍,如今山上靜悄悄的沒個生氣兒。
程老三堅信,再這么下去,他們這群人的報應遲早會落到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