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可回來啦!”
見羅英臉色紅潤,劉二姑懷里的孩子也平安無事,王冬梅這才放下了懸著的一顆心,“咋這一趟去了這么久?醫生咋說的?”
羅英還沒出月子,擔心吹到風會受涼,沒敢在外面多呆就趕緊進屋了。
劉二姑懷里的孩子睡得正香,比了個手勢后也跟了進去。
“不礙事,就是吃得太補了,上火上得發了燒,”跟在后面的劉華將手里的包袱放在地上,一邊說一邊從里面掏出一把喜糖,隔墻遞給了王冬梅,“在醫院住了這么幾天,已經調過來了。”
劉二姑一心為了兒媳婦好,隔三差五就給她補身子,又是雞湯、又是排骨,還得往里面放點補血的枸杞和紅棗……不上火就怪了。
想著兒子在醫院值班,她們便沒急著回家,等到值班結束后才一同回來。
接過那一把喜糖,王冬梅點點頭道:“好好好,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往院子里瞧了瞧,劉華又問:“妹子和團團在家不?”
“在屋里做手工呢,有事找她?”
劉華:“娘說晚上想請妹子和團團來一趟,給我家丫頭認個親。”
“認親?”王冬梅一時沒反應過來,“認啥子親啊?”
劉華解釋道:“就是讓我家丫頭和團團拜個把子,以后喊團團叫姐。”
王冬梅:???
鄉下常有這種認動物親的舊俗:要是什么動物對誰家的孩子有救命之恩,不管是什么豬馬牛羊,都得認個親,以后不僅要當一家人看待,逢年過節也是要接受孝敬的。
附近好幾個村子里都有人認了動物親。
清南村老趙家的小孫子,小時候差點被水沖走,是家里的大黑狗救了它的命,從那之后小孫子就管那只大黑狗叫三叔,如今那小孫子十多歲了,過年都得給他“三叔”磕頭。
還有那年鬧狼災,清花村宋寡婦家的閨女,差點叫狼給叼走,是家里的老黃牛給救了下來,雖說老黃牛死了好些年了,可家里還擺著給它做的牌位呢。
老孫家那“白眼狼”按理說也該認親的。
只是大熊貓生活在山里,又是野生動物,這才作罷,不過逢年過節孫家該給的孝敬,還是一點不差地往山里頭送。
認親倒是沒啥,只是王冬梅有點糊涂了,自家的團團對這孩子有啥救命之恩呢?
十來天沒回家了,等劉二姑那邊收拾停當后,程穗一家這才帶著團團上了門。
“呀,團團咋長這么快啊?!”
看見程穗懷里的團團胖了一圈,劉二姑熱絡地胡嚕了一把它的腦袋瓜,又捧起它的小爪子好好親了親,“牙也長出來了不少,這得快三十斤了吧?”
程穗:“嗯,前兒稱的是二十八斤。”
幼年期的大熊貓長得飛快,喝下去的牛奶全都變成了軟乎乎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