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基地里有三只大熊貓需要去外地找對象。
好消息是,位于川市西北部的藏州市那邊有很多大熊貓,從藏州市動物保護中心寄來的資料看,別說是找到一個老婆了,體力夠的話,一只公熊貓找三四個也是有可能的。
可該讓誰去,又成了一道難題。
科研中心的研究員認為應該緊著金寶、慶祥和糯米去,畢竟它們都是外省的大熊貓,本身就帶著任務,讓它們去能夠更好地完成基因交流的使命。
但是飼養員卻覺得墩墩、巖巖和松松更合適,因為它們從小就在野外長大,更加適應野外的環境。
藏州市相對落后,山里的情況更是比不上川市這邊,像金寶它們這些由人類照顧長大的大熊貓怕是適應不了那里的環境。
更重要的是,特殊時期公熊貓都很躁動,一旦跑進深山怕是很難再找回來,因此更不能讓金寶和糯米它們去。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讓它們誰去都各有利弊,程穗只能讓大家多列舉一些原因。
吵起來沒關系,思想多碰撞才能更容易迸發出靈感的火花。
“這樣吧,咱們先別考慮是圈養還是野生,按照它們不同的情況來考慮。”
“以50分為基準,有適應野外的條件就+1分,有不適應野外的條件就-1分,最后進行總體分數排序,前四名去藏州市,剩下的兩名留下來跟附近山上的大熊貓相親。”
“要是有什么大家都不統一的特點,就單獨列出來當做模糊項,然后再針對模糊項具體分析。”
中午大家簡單吃了一點飯,又去熊貓院忙了一圈后便再次回到會議室開會。
經過十三名員工和二十九名員工將近一天的討論,程穗終于拿到了一張分數表:
墩墩78
巖巖64
慶祥62
糯米54
金寶41
松松29
令人意外的事,慶祥和糯米從小就出生在動物園的它們竟然比松松的分數更高,而在野外生活過一年多的金寶,也沒能拿到找個“外地媳婦”的機會。
前段時間為了糯米的事,大家耽誤了不少的時間,已經是三月底了,留給它們找對象的時間只剩最后一個多月。
在定下來去藏州市的熊選后,程穗便開始著手飼養員的相關事宜。
和王新軍以及幾個有經驗的飼養員又開了個小會,等到程穗從會議室出來的時候,外面的天已經徹底黑透了。
她正要去食堂再吃點東西,孫婆這才帶著程老三來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