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通知過年放假的前兩天,保護基地接到了林業局的通知:上面同意了撥款的請求,過完年就可以開始籌備野放基地的事了。
前天,在快遞員工作的最后一天,他們也收到了一本長達五百多頁的具體實施計劃書。
上面交代了野放基地將于最早于今年三月開始籌建,最遲于九月就能完工。
野放基地跟保護基地不同,為了讓參與野放計劃的大熊貓更貼近于自然,野放基地不會建造小院、熊舍、圍墻這類設施,只會用圍網來將它們的生活區域分開。
類似于保護基地的外院,除了保護它們的鐵網之外,不會再有任何不屬于大自然的設施。
野放基地的結構十分簡單,因此建造時間不會太久,所以主要的就是選址以及在野放計劃進行過程中的保護。
和當初建造保護基地一樣,這次還會有專家來幫忙協助,如果按照張望山上次說的,那這次建造野放基地的過程也會十分順利。
王新軍和孫婆是年前保護基地最后一批離開的人。
他們一走,保護基地就只剩下程穗一家,以及七八個負責留守的工作人員,比起往年十幾二十個人的熱鬧氛圍,今年的春節似乎要冷清不少。
大年三十的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吃了年夜飯,又一起看了春晚,到了凌晨一點半,圍坐在一起打麻將的人都快提不起精神了,大家卻還在努力支撐著守歲。
嘭!嘭嘭!
趴在程穗的腿上,團團迷迷糊糊睜開了眼。
“外面有人在敲門?”程穗問道。
“糊啦!單吊二餅!”剛才還困得眼皮直打架,一手胡了個大的,程老三立刻又恢復了精神,“你聽錯了,這大半夜的又是荒郊野嶺,外面咋可能有人敲門嘛。”
沒過兩分鐘,那敲門的聲音又提高了幾分。
嘭嘭!!嘭嘭嘭!!!
好像還真是有人在敲門。
拿出手電筒,程穗披了件衣服從屋里走出來。
冬夜里,寒風呼嘯,員工生活區距離基地大門將近一百米,順著燈光看去,程穗隱約看到了幾個高大的身影,肩膀上背著包站成一排,威風凜凜的氣勢不像是普通人。
也是,這大半夜能摸黑找到保護基地的,能是一般人嗎?
等到走近時,程穗才看清他們是五個身穿迷彩服的軍人,頭上戴著帽子、背上扛著行李,這兩天雖然沒有下雪,但他們的身上卻結了一層薄薄的白霜。
為首的那人扶了扶頭頂的帽子,正聲說道:“我們是謝局長安排來的,年后要籌建大熊貓的野放基地,我們是來幫忙的。”
幫忙?這么早?!
見他們穿著軍裝,手臂上還有軍銜,程穗便趕緊打開門招呼他們進來取暖。
五個人,清一色都是一米八左右的壯漢,三十多斤的行囊背在身上走了十幾里的山路跟沒事兒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