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村子之間相隔十多里,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兩個村子雖然同是在藏州市的地界內,但尕喀村卻離川市更近一點。
不難想象,一開始住在弓背山的團團是怎么跋山涉水,去各個村子里尋求幫助的。
團團不知道程穗媽媽在哪里,但是它卻記得程穗媽媽是住在村子里,所以從山上下來后會去村子里找同樣是兩腳獸的村民。
可惜他們聽不懂自己的話,不明白自己的意思,都以為它是迷了路才從山里跑出來的,于是出于好心便把它送到了更遠的深山。
村民們不清楚團團住在哪,但是他們知道,北邊的那些山上住著不少大熊貓,把它往北邊放生一定不會有錯。
村民們將團團往北放生,團團找到另一個村子,然后再次被放生到更往北的山……就像是接力賽一樣,團團就這么一棒子一棒子地從川市送到了藏州市。
也是因為團團足夠幸運,這一路上碰到的村民全都是好人,都是抱著要幫助它的想法,真要是碰上幾個歪心眼子的人,今天程穗還真不一定能再見到團團。
具體它是怎么來到藏州市的并不重要,只要能再見到團團,知道它平平安安的那就夠了!
“姐,那咱們要把團團送回保護基地嗎?還是再放回到山里?”等到程穗和團團相聚了好一會后,吳博這才試探地問道。
他也不想掃興的,但既然團團已經出現在了村子里,總要有個處理辦法才行。
放歸山野?送到基地?
一共就只有兩條路,她總要再做一次決定,就像是半年前那樣。
程穗輕輕呼嚕著團團的腦袋瓜,準備站起身時,團團忽然又抱緊了她的手臂。
“嗯,嗯。”
它不想離開媽媽,它害怕自己一松手,媽媽就又消失不見了。
親手養大的胖娃兒重新回到自己身邊,看到短短幾個月的功夫團團瘦了一圈,程穗當然不忍心再把它送去山里受苦。
當初,送它離開是覺得它或許更適合野外,現在看來,山里的苦日子它似乎也不愿意過得太久。
既不能長久的圈養、又不能長久的放養,看似放歸山野和送去基地兩個選擇都不適合團團。
但是,現在的程穗可不止是有這兩個選擇而已……
星期一的上午,召開了野放基地建成后的第一次全體會議。
會議上,程穗和各位負責人依次說明了野放基地的情況,同時闡述了“野化放歸”計劃的具體流程。
第二座大熊貓基地的建成,代表著國家對大熊貓的保護進行到了第二階段,也意味著在保護繁育的過程中,野化放歸也將成為人類幫助大熊貓種族的一部分。
兩項計劃共同推行、齊頭并進,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取得更大的成果!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野放基地第一輪的野培名單。”說完,程穗把筆記本往前翻了幾頁,上面是和飼養員們討論出來的結果。
野化放歸計劃,顧名思義就是要從小培養大熊貓崽崽的野性,讓它們未來能夠像野外的大熊貓那樣在山里生存。
具體操作方式暫定為母熊帶崽:由母熊貓在半野外的環境照顧幼崽,從崽崽出生開始,飼養員就只負責觀察,盡量減少干預,等到崽崽到達可以離開母親的年齡后,自然地回歸野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