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上次的經驗教訓,英國人對陸軍部隊的安全可是十分重視的,上次兩艘巡洋艦沒能護衛(wèi)住一個旅的運兵船,這次他們可不會再吃這個虧了,要是十萬人在海軍的保護下再次被中國人打沉在長江里,陸軍連登陸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長江水吞沒,別說英國政府回倒臺了,怕是陸海軍之間都能打起來。
所以海軍這次動真格的了,派出了強大的護航艦隊,可是英國人顯然運氣很不好,現在已經到了十一月下旬,正是長江的枯水期,這嚴重影響到英國海軍的行動。長江段,上海到武漢之間,總的來說航行條件還是不錯的,畢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三的水道,名副其實,航行五千噸級船只沒有問題。可是這時代長江幾乎還是自然狀態(tài),沒有經過改造的航道,即使在豐水期,能到武漢的最大噸位船只也不過是8000噸級,而現在是枯水期,也就是說英國人萬噸級的戰(zhàn)艦根本沒可能進入長江,甚至為了安全起見,英國人也只會派出五千噸左右的軍艦。空有強大的海軍,卻沒處發(fā)力,想必英國人此時也很郁悶。
既然大型戰(zhàn)艦無法進入長江,那么那些小型軍艦,是來多少死多少,聯省根本就不用怕。可是這個道理英國人不應該不明白了,已經在長江里吃過兩回虧了,難道他們還沒吸取夠教訓,還不明白,在掌握了空中優(yōu)勢的聯省面前他們的海軍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所以英國人的戰(zhàn)略不應該在集中在長江了,而是應該在其他地方開辟戰(zhàn)場,最理想的當然是粵西地區(qū),這里沿海要找到合適的登陸地并不難,最重要的是,在這里他們的海軍將取得完全的優(yōu)勢,想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不會受到任何東西的干擾。也是考慮到這點。聯省才把主力部隊調集到沿海地區(qū)駐防。
可是情報表明,英國人一直在向上海調兵,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都往長江聚集。
正是因為這些疑慮,趙澤勇才無法安心待在家里,立刻趕往長江作戰(zhàn)總指揮部。這是一個臨時設立的部門,就以上次伏擊英國運兵船的班底組成,趙豐為臨時指揮,向總參謀部負責。本來趙澤勇像讓胡萬來負責的,可是因為上次發(fā)生的海陸軍搶功。而導致了最后英艦成功逃回上海。
胡萬當時表示了強烈的不滿,要將當時在場的趙豐、朱玉德等人都撤職。結果導致朱玉德跟胡萬大鬧一場,然后辭職不干了,趙澤勇再三挽留才勉強留了下來,不過堅決不愿意參與軍事行動了,而是躲進了軍校享清閑去了。趙豐倒是臉皮厚,不怕胡萬當著面呵罵,頗有唾面自干的風度。于是趙豐留了下來。
上次本來就是為了阻擋英國人在武漢登陸,按說打沉了幾艘運兵船。已經完成了任務。可是胡萬的發(fā)飆也是很有道理的,幾艘英艦的逃跑,將完整的帶回去聯省的作戰(zhàn)方式,對以后的戰(zhàn)斗十分不利。顯然以后英國人。一定會注意防御聯省的空軍還有炮兵。在想打偷襲就不那么容易了。
趙澤勇的專機一到武漢,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往指揮部,會見各個指揮官。
趙豐、唐宇縱、晏玉琮等都在場,還有十幾個參謀軍官。
“有什么新消息沒有?”
一進入指揮部。趙澤勇立刻詢問。
趙豐從機場接了趙澤勇后,就一直陪著過來,一路上也一直在介紹情況。
聽問。趙豐點點頭:“我們派了大量偵查人員到上海,如果有什么新消息,一定會第一時間傳遞過來的。”
這時候另一個軍官送過來一份文件,是已經到達上海的英艦信息。
趙澤勇立刻接過來看起來。
英國人在上海已經聚集起了一只二十艘軍艦的船隊,旗艦是戰(zhàn)列艦羅德尼號,這是一艘新式戰(zhàn)列艦,戰(zhàn)后才下水,艦長也是這次行動的海軍指揮,還是聯省的老熟人,安德魯坎寧安先生,就是這樣上次在印度洋被聯省海盜軍艦干掉了自己的座艦。此次坎寧安先生又到中國來,顯然是為了雪恥的。
羅德尼號顯然是不會參與到直接行動了,看來只是作為威懾力量的,不過這也威懾不到誰啊。真正能作為主力的,不過是十幾艘巡洋艦,輕型巡洋艦。
谷物女神級輕巡洋艦,加的夫號、色列斯號、考文垂號、庫拉索號、盧柯號。卡利登級巡洋艦,卡利登號、卡里普索號、卡拉多克號、卡珊德娜號。
“都是一戰(zhàn)期間建造的老艦,四五千噸的級別,性能不算太好。裝甲防護倒是可以,五十多毫米厚,有些麻煩,難怪上次讓他們跑了,這可不弱于二戰(zhàn)時期的坦克啊。”
看完英國熱派來的軍艦,趙澤勇心道。
“這火力能對我們造成威脅嗎?”
趙澤勇隨即問道。
趙豐道:“英國巡洋艦的主炮不過150多毫米,如果跟我們的重炮對射并不會占便宜,而且數量上更是不占優(yōu)勢。”
趙澤勇點點頭:“這么說來,他們不會先出動海軍,對我們沿岸陣地進行掃蕩了啊。”
按照后世美帝的作戰(zhàn)方法,都是先出動海軍,對敵人的防御力量進行一次覆蓋性打擊,然后才會出動海軍陸戰(zhàn)隊登陸的。
趙豐笑道:“除非他們想把海軍先葬送后,在派人來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