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部隊擴充為戰時的大編制,一個師兩萬人,這樣聯省十個師的部隊就擁有二十萬的兵力了。、qВ5同時兵工部門還向各個部隊提供了更多的武器裝備,每個主力師的機槍數量達到五百挺,地方師達到三百挺,火炮數量主力師達到兩百門,地方部隊則達到一百二十門,不過給地方部隊這次提供了大量的重炮,在火力上算是跟主力部隊更接近了。
做完了一系列的工作后,趙澤勇也算是清醒了,他發現自己面對恥辱的承受能力可比以前差遠了,可能是因為隨著力量的增強而脾氣見長了吧,當你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大人罵你幾句你不會太在意,可是當你已經是一個耄耋老人了,一個半大小子抽你一個嘴巴子,怕是你得直接氣死。
不過清醒后,趙澤勇并不后悔自己憤怒時做出的決定。反正是遲早要跟列強對抗的,就像是朱玉德所說的,他們不會和平交出自己手里的特權的,列強國的治外法權不肯放棄,法國人在西南地區的特權不會放棄,日本在青島、東北的特權不肯放棄,同樣英國人也絕對不會放棄在長江上的特權。
但是長江是中國的長江,這可不是什么國際水道,不是英艦趕出長江,可不就需要武力嗎,靠談判?別扯了,歷史證明最靠譜的手段還是武力。德國人不是說過嗎,能用武力解決的就不考慮其他因素。
而要動用武力卻也需要一個契機,等你強了,也不能說隨便就打,那時候自然是找理由挑起事端,就像日本強大后,不停的在中國找尋的借口一般,可是總不太被人認同。而萬縣慘案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靠著這一仗,將英國人驅逐出長江流域,不但能夠受到國民的認可,而且有可能被國際輿論同情。
被人欺壓了,自然需要得到補償,這是一條不成文的國際慣例,當然前提條件是,你有讓人補償你的實力。就像英國人打鴉片戰爭,當時可是得到了國際支持的,原因就是愚昧的清政府制度下。林則徐這樣的名臣竟然也采取不審判就要直接困死餓死英國商人的行動。普法戰爭普魯士也得到國際的認同,英國人在感情上都是支持普魯士的,還不是因為多年以來都是法國在欺壓德國嗎。
現在中國人被人欺凌了,國人自然是群情激奮,恨不能立刻生撕了英國人,這是民心可用之時,不用反而要喪失民心,國際社會上如何顛倒黑白也混淆不過去英艦炮擊中國縣城的事實,總不會有人會認為中國人的反彈是無理的。所以即便不能得到世界的支持,那么也很可能贏得世界其他國家在中英沖突中的中立。這是一個好機會,這個機會可以讓中國只面對英國這一個對手,而不用擔心在來個英法聯軍或者八國聯軍來。
每每在面對外事的時候。中國很難碰到這樣的機會。鴉片戰爭不用說了,盡管,聯省不是清政府。
所以決定下達后,趙澤勇再次找到岑春煊他們開會,他向與會的各個政要宣告了自己做的決定,以及軍事部署,并且要求各個地方政要必須盡力配合軍隊的調動,各個地方的資源要向軍隊傾斜,協助軍隊的調動,軍事物資的補給等等。
同時向各個政要表示了,這次雖然是一個悲劇,但是卻也是一個好機會,聯省應該抓住,底線要做到在聯省范圍內,取消英國人的一切特權。并且專門鄭重的向岑春煊表示,自己做這些決定,并非是出于沖動。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