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一夜的討論,參謀軍官們認為,最危險的還是九江。全本小說網(wǎng)聯(lián)省的進攻方向,應(yīng)該放在這里。趙豐他們都認為,九江所在的長江南岸是必須要進取的,而北岸則是可以暫時容忍暫時容忍損失。只要拿下九江,將英隊都局限在北岸活動,那么影響和損失都會大大降低。
趙豐他們的前線指揮部的結(jié)論,按照程序?qū)⑻峤坏嚼ッ鞯目倕⒅\部,進過總參謀部認可審批后,在提交給趙澤勇簽署,程序是這么個程序,但是此時趙澤勇本人就在前線,所以這個程序就顯得有些多余了。
于是趙澤勇就沒有讓趙豐他們提交到總參,而是直接交給自己。對于趙豐他們擬定的方案,趙澤勇有認可的部分,確實九江十分重要,必須要攻下這里,將英國人趕走,讓英國人待在這里實在是太危險了。但是對于北岸采取守勢,趙澤勇則不認可,兵力方面自己這邊占優(yōu),應(yīng)該是有能力全面進攻的。巨石擊卵還需要考慮一個個砸嗎,碾壓過去不都蛋碎了。
顯然趙澤勇小瞧英國人,而太高看自己了,趙豐又不敢一下子點破,只能按照趙澤勇的要求重新制定作戰(zhàn)計劃。但是當計劃擬定完后,雖然是按照全面進攻的思路,可是依然是以九江為重點。
將能調(diào)動的有力部隊全都南岸集結(jié),計劃將聯(lián)省長江沿岸二十萬兵力中的十二萬都調(diào)動到南岸來跟英國人決戰(zhàn),計劃中最終將攻陷九江。而北岸的部隊只有八萬人,在計劃中卻要向整個北岸的英軍進攻,不但攻擊距離相較南岸遠很多,而且可能還會面對孫傳芳的幾萬軍隊,顯然這還是一次南主北次的計劃。
但是趙澤勇也能理解,九江此時確實比北岸的安慶更重要,所以直接就批準了。
在計劃中。南路攻擊將有唐宇縱指揮,指揮部在后方調(diào)度。北岸則有在武漢的李宗仁指揮,負責全面對江北的攻擊事宜。
可是這個計劃傳到聯(lián)省軍各個機構(gòu)的時候,卻得到很多不同的反應(yīng)。
在武漢的李宗仁看過后,連連搖頭,認為這計劃制定的太業(yè)余了,不應(yīng)該是出自趙豐這樣的專業(yè)軍官之手。但是同時他也開始積極準備,調(diào)動軍隊準備大干一場。對于這次狙擊英國人,而他的部隊只能待在武漢駐守第三道防線,李宗仁心里是不痛快的。傻子都看的出來,英國人能闖過前兩到防線才是怪事。現(xiàn)在機會終于來了,自己將負責一個方面的戰(zhàn)斗,行動自由度非常高。而對手是英國人,李宗仁也完全沒有什么心理壓力,在緬甸的時候,沒少打英國人,英國人怎么了,挨一槍照樣得死。
在昆明的李修身看過后立刻認定這完全是胡鬧。而且對于趙豐他們沒有按照程序先將計劃提交給參謀總部很不滿,讓趙澤勇直接批準這根本就是越權(quán)。當然也非常奇怪,怎么趙豐的作戰(zhàn)計劃這么兒戲,對趙豐。李修身是非常熟悉的,兩人同自日本學習,同在聯(lián)省供職,趙豐什么水平李修身還是知道的。所以很快李修身就把這個作戰(zhàn)計劃跟在前線的趙澤勇聯(lián)系起來。不由得沮喪起來,如果這計劃是趙澤勇要求制定的,即便是換做自己在前線。怕是也沒辦法抗拒吧,作為軍人服從命令總是在第一位的。
在蒙自的胡萬看到愣了半天,然后跟李修身一樣想到肯定是趙澤勇外行領(lǐng)導內(nèi)行了,放下文件立刻就坐飛機趕到前線,親自面見趙澤勇,這樣的計劃簡直就是災難。而對于這次計劃是一次越權(quán)的計劃,胡萬到不怎么在乎。權(quán)力都是人來運用的,程序是規(guī)定了總參制定總計劃,可也沒人規(guī)定督軍沒有權(quán)力直接制定計劃啊。總參謀部不過是輔助督軍的,督軍才是真正的領(lǐng)袖。盡管在德國胡萬認真研究德國的軍事制度,專門挑了很多毛病,但其實心里胡萬是很認同德國人的領(lǐng)袖觀念的。
面見趙澤勇后,胡萬直接提出這份計劃有問題,也就是他這個從內(nèi)心把自己認定為趙澤勇嫡系的人,才會這么無忌的說出這些話。
“有問題?以多擊少能有什么問題!”
趙澤勇頗為疑惑,怎么就有問題了,三十萬人全面攻擊十萬人,而且還是并沒有完全到位的十萬人,怎么就有問題了。
胡萬道:“不是兵力的問題,在兵力上我們完全沒有任何顧慮,全面進攻英軍,以雷霆之勢全殲敵軍,不啻為一個彰顯聯(lián)省軍力的好辦法。”
趙澤勇道:“那還有什么問題。”
胡萬搖頭道:“后勤的問題。”
“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