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干了一半慘遭周星星退貨換了袁和平,在圈內(nèi)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已經(jīng)有兩年沒人找到當(dāng)武術(shù)指導(dǎo)了。
咖位太大,周星星都壓不住,更別說其他的導(dǎo)演了。
不過,郝運這邊并不擔(dān)心這個。
徐恪在香江電影圈的地位超然,不存在他壓不住洪京保的問題。
洪京保曾經(jīng)在《蜀山傳》演白眉,很經(jīng)典的影視形象。
香江導(dǎo)演、香江武指,再來個香江資本,雖然沒有香江影星出演,但這電影已經(jīng)妥妥的是合拍片,可以拿去金像獎廝殺一番了。
香江那邊確實有資本過來,就是楊受成的影皇。
在開始之前,郝運就先說明了情況。
他這邊,黑豆傳媒10%,劉阿姨10%,姜聞10%,還有新成立安好影視也是10%,這是安好影視第一次出手。
這一個10%就是800萬。
不再是以往那種小打小鬧了。
不是不想多拿,是拿不起,20%就是1600萬,把郝運賣了他也買不起。
之前賺的錢大多用來還房貸和搞裝修了。
但總的來說,郝運這邊還是拿到了40%,成為了電影的最大出品方。
這至少代表了一種態(tài)度,那就是郝運對電影有信心。
施南笙確實能說會道,但是不管她再怎么能說,也不如這40%更有說服力。
施南笙和徐恪那邊也拿了10%。
徐恪不止這么點錢,可是他對于電影到底能賺多少也沒把握。
八千萬成本的話,最起碼也得兩億朝上的票房才有可能賺錢,香江那邊的電影市場是指望不上的,能像《寶貝計劃》那樣有三千萬港幣票房就頂天了。
既然郝運和徐恪都出了錢,其他幾家資本也就不再猶豫。
華姨拿了10%,光獻(xiàn)傳媒拿了10%,影皇10%,然后是華影的10%,伯納影業(yè)的10%。
都比較整數(shù)。
也有人想多拿,比如光獻(xiàn)傳媒和伯納,兩家甚至想包圓剩下的50%。
奈何郝運需要華姨和華影一起幫忙對抗盜版。
這年頭,盜版非常的猖獗。
如果沒有盜版,七千萬票房的電影,妥妥的都能夠過億。
《那些年》和《爆裂鼓手》票房出彩,和幾家資本聯(lián)手打盜版不無關(guān)系。
換成郝運自己玩,他除了破口大罵,真心沒有別的辦法。
為了整合資源,聯(lián)合打擊盜版行為,挑選有實力的影視公司合作是沒辦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