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知道,咱們體制內辦事效率低下,尤其是涉及到關鍵人物……”校友往上指了指。
“謹慎一些也好,哈哈,反正劇本早晚都要做。”
韓散屏哈哈一笑,郝運這個人實在是……
一言難盡啊。
不知道是沒自信還是做事態度過于認真。
這個事情,感覺還是別讓郝運知道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結果項目從一開始就是他的了。
“其實,陸瑏年前也過來說過他的拍攝想法,他打算從一個有人性的鬼子視角,去揭開那一段歷史。”校友和韓散屏碰了個杯。
“還算比較新穎的角度。”韓散屏實話實說。
“新穎不代表好啊,”校友呵呵一笑,說道:“不知道陸瑏是有意還是無意,他的這個角度表現了極個別鬼子的‘差異性’,而忽略了整體鬼子的‘普遍性’。一個人的人性,不足以改變鬼子的殘暴,而且這種處理,削減了對霓虹軍鍋主義的批判力度,模糊和扭曲了侵略戰爭等重大問題的審視。”
“這個啊,”韓散屏尷尬的笑了笑,說道:“和鬼子講人性確實有點兒居心不良。”他剛聽說陸瑏的鬼子視角,竟然還覺得能讓觀眾耳目一新。
“跳出臉譜化并不意味著可以跳出歷史,對藝術的追求不能以背棄歷史的真實為代價,我一直都覺得陸瑏這個人不行。”
校友呵呵一笑,他放下酒杯,拿起郝運的項目書開始看。
其實他也不知道郝運怎么樣。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但是現在他可以透過劇本去探知郝運的想法。
韓散屏也不催他,一邊小口的喝酒吃菜,一邊搖頭晃腦的聽著窗外咿咿呀呀的戲曲小調。
“有點兒姜聞的味,但是不多,比姜聞內斂了不少,看來劉河平不止是掛個名那么簡單。”
校友合上劇本,比起郝運做了個完整的劇本,更讓人感慨的大概就是他做了一個完善的劇本。
這個劇本的質量非常高。
隱隱的有點期待劇本拍出來之后的效果。
校友不是金陵人,他是巴蜀的。
只是在金陵這里已經生活工作了很多年,對這座城市早就有了難以割舍的感情。
在金陵生活的不全是金陵人。
但是也有金陵人。
“郝運這個小伙是個什么樣的人?”分開的時候,校友好奇的問韓散屏。
“是個偏執的瘋子。”韓散屏夾著煙的手往煙灰缸里彈了彈煙灰。
“這……這樣的話,姜聞為什么那么欣賞他呢?”
校友沒想到韓散屏會這么回答,堂堂華影董事長,為了這點小事親自跑一趟金陵。
他還以為韓散屏非常欣賞郝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