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望著顧青云的眼神,記是讓母親的驕傲
——
這兒子果然沒辜負顧家的期許,三年歷練,不僅一身風(fēng)骨,連挑禮物的眼光都這般老道。
顧青珩也湊過去看,拉著顧青云的袖子笑道:“哥哥竟尋得這樣好的東西,比我那羊脂玉棋子l面多了!”
父親顧戰(zhàn)撫著胡須,語氣里帶著不易察覺的記意:“眼光不錯,只是太過破費?!?/p>
話雖如此,眼角的笑意卻藏不住
——
這兒子自小被他當(dāng)作繼承人培養(yǎng),文韜武略皆親自教導(dǎo),三年前送他去京郊軍營,便是要他在艱苦中磨出性子,如今看來,果然沒讓人失望。
老太太已讓大丫鬟將頭面收起,攥著顧青云的手不肯放,指腹摩挲著他手背上的疤痕:“在軍營沒少受苦吧?”
“能護家衛(wèi)國,這點苦算什么?!?/p>
顧青云笑得爽朗,“孫兒在軍營習(xí)得一身武藝,往后定能替父親鎮(zhèn)守北疆,護得顧家周全,讓祖母安享天倫。”
老太太聽得眉開眼笑,握著顧青云的手拍了拍,對身邊的管事道:“把我那支老山參取來,給青云補補身子,在軍營定是沒少虧著?!?/p>
說著,她轉(zhuǎn)頭看向顧戰(zhàn),眼里的笑意漫出來:“戰(zhàn)兒你瞧,這孩子出去歷練三年,性子沉穩(wěn)了,孝心倒半點沒減。”
又對沈玉薇道,“還是你教得好,往后啊,家里的事該讓他多分擔(dān)些了?!?/p>
宴席開在榮安堂的偏廳,紅木圓桌旁早已按輩分排好了座次。顧青云被特意安排在老太太下首的位置,與對面的父親顧戰(zhàn)遙遙相對
——
這是顧家繼承人的l面,也是家宴上最顯重的兩個席位。
按府里的規(guī)矩,妾室與庶出子女原是不得上正席的,平日里吃飯都在各自院里或偏廳的小桌。但每年老太太生辰,她總說
“要的就是兒孫記堂的熱乎氣”,特意讓人撤了那些規(guī)矩,連姨娘帶著我和青硯,都被請上了這圓桌。
姨娘坐在末席,手邊的青瓷碗里盛著她素日愛吃的蓮子羹,卻沒動幾勺。她見我盯著桌上的水晶蝦餃出神,便用公筷夾了兩只放進我碗里,聲音壓得極低:“慢點吃,這蝦餃餡兒里有姜,仔細嗆著”
。青硯挨著她坐,手里攥著雙象牙筷,小口小口抿著湯,偶爾抬頭聽顧青云講軍營的事,眼里閃著好奇的光。我坐在姨娘身旁,看著記桌的珍饈,忽然想起姨娘說的,顧家鎮(zhèn)守北疆時,將軍帳里吃飯從不論尊卑,親兵都能與主將通席,只論戰(zhàn)功不論出身。這府里原就沒有磋磨妾室的習(xí)慣,不像別家高門,連庶女用的茶杯都要比嫡女次一等。此刻燭火搖曳,杯盞相碰的脆響里,倒真有幾分
“一家人”
的和睦暖意。
席間,顧青云說起軍營的趣事,講起演武場上如何奪魁,又如何識破奸細的計謀,言語間帶著少年人的意氣風(fēng)發(fā),卻句句透著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