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發現王海那條試探性的信息,已經過去快兩個月。
技術支援中心的空氣,比往常更凝重幾分,連敲擊鍵盤的聲音都透著小心。
“孫琳,來我辦公室。”陳主任的聲音從電話傳來。
我放下手里剛核對完的供應商資質文件:“好的,主任。”
起身時,習慣性地檢查了下電腦屏幕是否鎖定了。
我抬手,敲了敲陳主任辦公室門。
“進。”他指了指門,“把門關上。”
“坐。”他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我坐下,隔著桌子,他的眼神投了過來。這眼神我太熟悉了,通常意味著有重要指令。
“王海那邊,有再聯系你嗎?”他開口。
“沒有,主任。上次回復他‘最近忙,回頭約’之后,就沒再聯系。”
“嗯。”陳主任點了點頭,片刻之間眼神變得更為深邃了。
“現在,需要你和他主動建立聯系。”
“聯系?主動?”
“對,主動。但不是以你‘孫琳’的真實身份,是以一個被偽裝過的,被現實困擾、心思活絡的‘孫琳’的身份。”
我愣住了:“現實困擾?心思活絡?”
“接下來的話,只進你耳朵。”陳國強的壓低了幾分,“上級有指示,我們需要給‘目標’投喂一份‘餌料’。”
“餌料?”這個詞瞬間扎進我的思緒。
“一份經過設計、看起來有價值,但核心部分處理過或本身就是‘陷阱’的信息片段。”他盯著我的眼睛。
“需要一個‘合理’的泄露渠道。你,是目前最合適的‘渠道’人選。”
雖然早有預感,但“主動投喂”這個詞明確下來,分量還是超出想象。“我?技術核心的東西,我接觸不到啊。”
“正因為你不是核心研發崗,才更‘合理’。”陳主任異常冷靜道。
“你是技術支援中心骨干,接觸項目流程、非核心文檔、外協細節。”
“這些東西,在有心人眼里,拼接起來就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