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起身,將那張邀請函仔細折好,放進工裝外套。走出辦公室,帶上門。
走廊里,技術部的小張抱著一疊文件匆匆走過,看到我,點了下頭:“琳姐,陳主任找你說交流會的事?”
“嗯,交代了些注意事項。”我神色如常地回答。
回到工位,解鎖電腦。我的目光落在右下角的微信圖標上面。
主動聯系王海……要自然……
內部通訊軟件圖標突然閃爍起來,是趙工項目組的同事發來一份試驗數據整理要求。
“收到。”我回復,點開文件。
指尖在鍵盤上敲擊起來,噠噠噠的節奏,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表演”打著前奏。
下班鈴響,我隨著人流走出廠區大門。初秋傍晚的風帶著涼意。手機在口袋里安安靜靜。
公交站臺,我排在隊伍里,周圍是熟悉的同事面孔,談論著晚飯吃什么、周末安排。
我聽著,偶爾應和一句,心思卻有一半懸在鄰市那張邀請函上。
回到家,關上房間門,隔絕了外面的世界。
書桌上還攤著昨晚沒看完的技術規范手冊。
我拿起那張邀請函,在臺燈下展開。
鄰市,下周。陳主任的話在耳邊回響:“要自然……要像被他說動了的樣子……”
我拿起手機,點開微信,找到許久沒有聯系的那個人。
只是點開了王海的朋友圈,他的動態停留在上周,一張商務酒會的照片,他西裝革履,笑容得體地站在人群里。
看起來,依舊是個成功的“老同學”。
我關掉手機屏幕,把那張邀請函壓在技術手冊下面。
房間里很安靜,只有墻上掛鐘秒針走動的噠噠聲。我靠在椅子上,閉上眼,感受著心跳在胸腔里沉穩而有力地搏動著。
等著。等那份“餌料”包裝好的通知,等這場精心編排的“偶然”相遇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