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輿論戰,大家都會的。
在各種證據都對珠江電池有利的情況下,向薇很快就利用關系在美利堅那邊發表了好幾篇報道。
那些聞到味道的企業,立馬就開始在背后推波助瀾。
東瀛企業最近幾十年在美利堅市場攻城略地,早就引起了許多美利堅公司的不滿。
之前他們也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手段去打壓東瀛企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一些企業卻是一直都像是打不死的小強,在美利堅發展的反而越來越好。
松下也好,索尼也好,亦或是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都是這個樣子。
眼下有機會踩一腳東瀛電池企業,它們肯定不會錯過機會。
這對于珠江電池來說,絕對是意外之喜。
不到一周的時間,美利堅和歐盟那邊相關機構就對外宣稱終止針對華夏企業的鎳鉻電池反傾銷調查。
如此虎頭蛇尾的行為,絕對是驚呆了許多人的眼睛。
“社長,我們也沒有想到珠江電池的鎳鉻電池成本居然那么的低。”
“4元的生產成本,我們是無論如何都是做不到的。”
“甚至就是對方從比亞迪那邊的采購價格,我們也沒有辦法做到。”
生駒宗久滿臉苦澀跟社長松下正治匯報著鎳鉻電池反傾銷調查的事情。
為了推動美利堅和歐盟針對珠江電池展開反傾銷調查,松下集團是付出了不小的努力。
沒想到最終目的沒有達成,還給自己惹了一身騷。
這絕對是生駒宗久沒有想到的事情。
“你們也不是第一天跟珠江電池打交道了,為什么對他們的信息還是了解的那么少?”
松下正治很是不滿的盯著生駒宗久。
如果事前搞清楚了情況,松下絕對不會用反傾銷這一招來升級沖突,最終卻是沒有取得戰果。
不僅事情沒有搞成,這一次把鎳鉻電池的成本信息給搞出來之后,松下自己也陷入到了被動之中。
短短幾天時間,已經有好幾家企業找松下銷售部的人要求降價。
人家華夏人可以做到4元人民幣的成本,那么許多客戶覺得松下的生產成本,肯定也是不超過1美元的。
但是銷售價格卻是3美元,這里面豈不是暴利?
這種事情,它們肯定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