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的夏天潮濕又悶熱。
就算是不在太陽下待著,也沒有辦法躲避熱浪的追趕。
不過珠江電池廠內,員工的工作熱情卻是一點都沒有被酷熱影響。
“陸總,我已經按照你電話里的吩咐,生產了一批沒有任何標簽的18650鋰電池。”
“不過索尼真的會妥協嗎?”
“這些電池要是后面再追加粘貼標簽,就有點麻煩,會導致成本上漲呢。”
林國棟這一次留守公司,那也是一刻鐘都沒有閑著。
到現在為止,珠江電池的名氣是打響了。
但是并沒有任何一粒18650鋰電池正式的實現出口創匯。
公司的經營局面只是有所扭轉,遠遠沒有到過滋潤日子的地步。
“索尼只要在意利益多過于在意面子,就一定會選擇妥協。”
“就算是能源事業部的人想要面子,索尼的高層也會選擇利益的。”
“下面個別員工的面子,哪里有實實在在的利益重要?”
陸燃這么一說,林國棟沉默了。
別看他年齡比陸燃大幾歲,但是在商業上的嗅覺是遠遠不如的。
這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華夏的高校教育,就不是為培養商業人才在做準備。
至少八九十年代不是這樣子的。
“我們新的18650鋰電池生產線,可以直接按照索尼的代工需求來設計,這樣子生產效率更高。”
陸燃進一步的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對此,林國棟倒是沒有再說什么。
而就在他們討論索尼會不會妥協的時候,在東瀛索尼總部,西美緒也正在給社長出井伸之做最后的匯報。
“西美,按照你們事業部技術專家確認的信息,我們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消化吸收珠江電池的新技術。”
“然后再投資修建新的生產線,量產就已經去到1997年了。”
“這樣子肯定是不行的。”
出井伸之需要考慮的是整個索尼集團的利益。
電子事業部那邊許多產品都需要使用到鋰電池。
過去幾年,由于索尼率先研發出鋰電池,讓索尼的筆記本電腦和攝像機等數碼產品的銷量出現了快速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