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正治難得的直爽了一把,沒有像一般的東瀛人一樣,說話總是拐彎抹角。
有什么事情都不直接說,要讓別人去猜。
“松下在電池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早在1960年代就開始生產鋰一次電池。”
“如今更是東瀛僅次于索尼的第二大鋰電池廠家。”
“不僅在鋰電池領域,松下的家電事業部、通信事業部和工業設備事業部也都是世界聞名的存在。”
“我們珠江電池很愿意跟這樣優秀的企業合作。”
瞌睡就送上枕頭。
陸燃還想著怎么樣實現18650鋰電池技術的利益最大化,沒想到松下就送上門來了。
雖然去年松下和索尼關于鋰電池專利訴訟的和解方案沒有對外公布。
但是業界都推測松下是支付了3000萬到5000萬美元的和解金。
并且每生產一粒18650鋰電池,還需要向索尼支付3~5的專利使用費。
這個條件絕對是有點苛刻了。
當然,對于全力押寶鋰電池事業的松下來說,倒也不算什么。
畢竟他們去年的銷售額去到了四百多億美元呢。
在世界500強的排名當中,位列17名,妥妥的超級大企業。
正因為如此,陸燃對于松下的主動上門,充滿了期待。
肥羊主動上面,餓狼能不開心嗎?
磨刀霍霍向豬羊,松下都來了,三洋還會遠嗎?
其他企業就沒有想過要搞鋰電池嗎?
“我聽說貴司跟索尼簽署了合作協議,不知道是否方便透露一二?”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絕對的秘密。
松下正治能夠打聽到一些珠江電池和索尼合作的內容,實在是太正常了。
陸燃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不過,他肯定不會老老實實的把內容都給說出來。
“我們跟索尼之間可以彼此使用對方目前的專利。”
“當然,索尼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并且還把未來一批鋰電池訂單交給我們廠來代工。”
“松下去年跟索尼的專利糾紛實現了和解,不過很快索尼的鋰電池技術就能實現新的突破。”
“到時候你們生產的鋰電池的性能,又會繼續落后對方呢。”
哪壺不開提哪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