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摩托羅拉的手機鋰電池訂單,人家是計劃在明年才推出。
這就意味著珠江電池不管是什么時候拿到訂單,最快也要明年才能上量。
索尼這邊就不一樣了。
18650鋰電池已經在索尼高端筆記本上進行使用,只要對方愿意,隨時都能從珠江電池采購一批鋰電池回去使用。
“你們的鋰電池,準備賣多少錢?”
心中快速的衡量了一下權衡利弊,西美緒覺得這個事情還是有可行性的。
所以哪怕心中很糾結,他也沒有再反對。
“據我了解的信息,索尼供應給ib的18650鋰電池,一粒的售價大概去到10美元。”
“但是你們的成本,應該只有5美元左右,或者更高一點點。”
“我們的鋰電池性能更好,但只賣5美元一粒,這樣子你也不用擔心在集團內不好交代。”
陸燃有著天然的信息優勢,自然很容易拿捏西美緒。
索尼的成本和售價信息,陸燃心中有數。
珠江電池這邊的成本情況,他就更加清楚了。
20元人民幣的成本,不到3美元。
以5美元的價格賣給索尼,換一個大訂單回來,還是值得的。
到時候還能出口退稅,實際成本連20元都不到。
更加不用說生產量提升之后的成本下降了。
“如果我們同意這個方案,你們每個月可以提供多少鋰電池?”
作為全球第一家生產鋰電池的企業,現在要找華夏公司買鋰電池,西美緒內心絕對是很糾結的。
不過他這么一問,其實就意味著他內心已經傾向于同意陸燃的方案。
“我們目前的產能大概是一個月50萬粒左右,如果索尼想要,我們可以優先供應給你們。”
“否則等到其他客戶跟我們正式簽署了采購合同,產能就要重新分配了。”
陸燃直接給西美緒加了一把壓力。
得逼一逼他盡快的做決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