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王大山住在上河大隊,而王二山住在下河大隊。
兩兄弟成年之后,便各自娶了媳婦。
不過,王二山夫婦一直沒有孩子。
王大山便把自己的三兒子,也就是王三喜同志,過繼給了王二山。
但王三喜過繼之后,不到兩年的時間,王二山夫婦,便又有了自己的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王興的父親--王四喜?!?/p>
獨臂老頭皺了皺眉后,又問道:“這些人,現在都在嘛?”
“王大山和王二山兩兄弟!”聽筒對面回道:“三幾年的時候就不在了。
王大山的兩個兒子中,二兒子--王二喜也是在解放前餓死的。
大兒子--王大喜,則死于五年前的自然災害時期。
不過,王大喜的老婆和兒子,現在還生活在上河大隊。
王二山的兩個兒子中,大兒子--王三喜一直沒娶妻。
因為人比較老實、本分,解放后,就被我們特招了進來,在您那兒給您打下手。
至于王四喜嘛!…此人建國后才娶妻生子。
不過,他老婆在生王興的時候,難產死掉了。
而他本人,也亡故于四年前。
這樣一來,王興就成了一個孤兒。
每天吃了上頓,沒下頓的。
王家大隊的大隊長看他可憐,就把大隊里放羊的活兒給了他。
直到進城之前,他一直都在王家大隊放羊。
不過,據背調的人回來說…
王興在幾年的放羊生活中,練就出來一份特殊的本事。
他的石頭,扔得特別準。
幾十米之內,幾乎是指哪打哪。
也正是憑著這份扔石頭的本事,他不僅把大隊的羊,管理得非常好,而且在大隊里面,也沒人敢因為他歲數小,就欺負他。
前幾年欺負他的人,也都讓他用石頭,給打滿頭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