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大師道:“香灰形狀圓滿,意味著皇上的愿望宏大光明,終將會有實現的一天。”
開平帝對這個回答十分滿意,他祈求的是大晟王朝千秋萬代,屹立不倒,這愿望的確宏大光明,而且也不是短期內能實現的,梵音大師所說,正切中他心中所想。
“只是……”梵音大師忽然又道,還欲言又止地頓了頓。
開平帝心里那根弦頓時繃緊了:“只是什么?還請大師明示?”
梵音大師叫小沙彌將琉璃盞捧來,指著其中的香灰說道:“這香灰雖然圓滿,卻過于單薄,想來皇上心中所愿,雖然宏大,眼下卻如水上浮萍,聚散無根,眾木成林,獨木難支啊。”
“聚散無根……獨木難支?”開平帝咂摸著梵音大師這八個字,好像有所領悟,又好像隔著一層,“這是什么意思?”
“此乃香灰所示,梵音也不敢貿然揣測。”梵音大師道,“只是這浮萍之相,緣淺福薄,若是遇到風行水上,便會潰散無形,這獨木難支,也是近似的意思,皇上若是能領悟到這一層,防患于未然,想必那個宏大光明的心愿,還是能夠實現的。”
上香會之后,開平帝返回皇宮途中,一直悶悶不樂,大皇子在旁察言觀色,知道開平帝是因為梵音大師那番話才如此心情不佳,便想試著開解一番:
“父皇,兒臣近日讀佛經,有些地方看不懂。”
“哦?什么地方看不懂?”開平帝隨口問道。
“佛經中滿篇皆是說,人生如朝露,如浮云,如夢幻泡影,那是什么意思呢?難道是說人生不好么?”大皇子問道。
“浮云……夢幻……”開平帝搖頭笑了笑,“玄通,你這是在開導父皇呢?”
“世事無常,本無定準,薄薄一層香灰又能說明什么,按照佛經所說,人人皆是無根浮萍。父皇本是福緣深厚之人,如今兒臣又為父皇主持這等有利國計民生的大工程,造福一方百姓,定會累積下更加深厚的福報,”大皇子一向擅長引經據典,玩弄文字,讓他的每個觀點都聽起來十分有根據,“所以,兒臣以為,父皇無需為梵音大師的話煩心。”
開平帝卻嘆了口氣,沒有答話。
直到龍輦停在含瀾殿前的小廣場,開平帝和大皇子下了車,走在臺階上,開平帝向西邊望去,目光停留在冷宮露出的一角灰色的屋檐上。
他如今年事已高,膝下卻只有四個孩子,大皇子雖然娶了妃子,至今無所出,三皇子、四皇子年紀尚小,還不能擔事,偏偏在這個時候,二皇子折戟在北狄戰事中。
這樣想來,他還是真是福緣淺薄。
想要江山永固,千秋萬載地傳下去,子孫后代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看看大紹失敗的先例,就是皇室正統的子孫,一個個都上不了臺面,以至于后繼無人,才會被他逼著退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