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不要生三公子的氣了,這件事不能怪三公子,只能怪我,沒有調查清楚。”王友德懊惱道,“三公子對這件事完全不知情,他只是負責設計排水管道的人,并不了解楊文虎干了什么。”
王友志將信將疑地看看周元瑢,又看看弟弟。
王友德將他今天到劉師傅修理店,巧遇周元瑢的過程說了一遍。
“原來……是三公子出錢請的大夫。”王友志頓時有些慚愧,“怎么不早說!友德,你也是的,你怎么不說清楚!”
王友德連連承認錯誤。
把誤會說開后,王友志的態度明顯友善了不少。
周元瑢覺得差不多可以說明來意了。
“其實我這次來,是想知道楊文虎到底是怎么對待手下的工匠的,還有,我聽他說,這次參加排水管道工程的人,都是牢里放出來的苦役犯,有六千多人,是不是真的?”
王友志跟著楊文虎做了一段時間的工程,但仍然不知道楊文虎手下到底管著多少人,他說他是負責朱雀大街鋪設管道的,一條街上分了五十段,每一段有十個人在做事,一條大街大約是有五百多人干活。
據他所知,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只有那么一兩個苦役犯。
“你是說,十個人里,只有一兩個苦役犯?”周元瑢詫異。
如果真的有六千多個苦役犯,按照這個人力分配,肯定不用再額外招人了,可是,楊文虎還是額外招了人。
不僅如此,招的人還占著大多數。
“可是,如果這些人都是自由之身,楊文虎這樣虐待他們,他們為什么不跑呢?”周元瑢問道。
王友志搖了搖頭:“三公子,你看我……我想撂挑子不干了,最后落得什么下場,其他人也是一樣,而且,像我這樣的普通百姓,去應征的并不多,還有一大部分是服徭役的壯丁。”
周元瑢聽出了這中間的問題,如果是服徭役的壯丁,那都是清清白白的良民,因為官府工程的需要,從各家各戶免費征調來的,和苦役犯有本質區別。
如果像王友志這樣,是自己去應征的,不想干了,結完工錢就走,也沒什么問題;若是服徭役的壯丁,在服徭役的期限還沒到的時候就逃走,那就是公然對抗官府,官府可以直接抓他們下獄,甚至牽連到家里的人。
在一些年代中,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就是逼的很多平民鋌而走險的原因。
“原來……并沒有六千多名苦役犯。”周元瑢暗暗心驚,“苦役犯沒有幾個,大部分都是服徭役的良民,還有少部分自己應征的人。”
“是的。”王友志應道,臉上顯出苦澀之意,“我還能跑,我那些可憐的工友,都跑不了,他們的名字戶籍,都捏在楊文虎手里,只能被楊文虎活活壓榨死。”
“你的意思是……”
“楊文虎叫他們沒日沒夜的干活,累得動不了就用鞭子抽,抽到人廢了就丟在一邊,不管他們的死活,”王友志苦笑道,“他們為了自己的家人不被牽連,只能不停地干活,一直干到像死人一樣躺在路邊。周三公子,若是你想了解實情,只要去朱雀街上看一看,聽一聽,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