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廠年年虧損,還貸無力,銀行態(tài)度消極。使貸款制片制也遭遇瓶頸。在這種情況下,尋找系統(tǒng)外資金成為制片廠的唯一出路。
同時因為電影局派出多個電影代表團訪問香港。內(nèi)地與香港的合作開始了。
對于香港來說,內(nèi)地的自然歷史文化資源、廉價的勞動力、政府的資金支持和熱情的合作態(tài)度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對于內(nèi)地來講,通過合拍可以學習先進的創(chuàng)作理念、制作經(jīng)驗,分享收益。
特別是看到了少林寺、木棉袈裟、大上海1937等一系列合拍片的成功,也讓北影上下憋著一股勁,就是在上一年,他們還和日本聯(lián)合拍攝了俠女十三妹,當然對于這部影片,日本只是提供了一些技術(shù)光學層面上的支持,而且影片上映也引起了不錯的效果。
而這時期左派電影公司的優(yōu)勢也在逐漸的消退,長城、鳳凰、新聯(lián)三公司一枝獨秀的狀態(tài)也因為三公司合并成為銀都,又加入了香港左派人士創(chuàng)建的青鳥和鳳凰,非左派人士李漢祥頂住各方壓力,在內(nèi)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打開了壁壘的大門,很多立場不分左右的電影人也開始加入到了其中,進口電影管理制度也在發(fā)生著改變。
所以北影廠決定了加大對于合拍片的投入,而顏旭的北上則是放在他們眼前很好的一個機會,雖然內(nèi)地的合拍市場在逐漸的開放,但是近來的基本上都是左派電影公司還有一些小型的電影公司,邵氏雖然在后來也加入到了其中,但是這也是它最后的曇花,而嘉禾雖然也有了一些嘗試,但是卻只是一個很小的團隊在跟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合作,只是負責出錢,導演也是兩年前就已經(jīng)進入內(nèi)地拍片的徐曉明。
而這一次顏旭的北上也可以說是香港大型電影公司龍族向內(nèi)地拋來的橄欖枝,雖然龍族的成立才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它所取得的成就,它的地位在香港絕對的是排在前列的,可以說是香港主流的電影公司,而這一次胡啟明對于顏旭的邀請,不單單的只是香港和內(nèi)地的溝通或者什么參觀,也不是單純的想要合作,甚至是帶著政治任務的一種拉攏。
參觀了這個時期的北影,再加上一些介紹,顏旭對于站在自己身邊的北影廠長也是更多地了解了一些,在北影的歷任廠長里面,最出名的應該只有三個人。那就是田仿、王洋和韓叁評,但是站在他身邊這個高高大大,充滿豪爽之氣的胡啟明也是電影出身,著名的電影青春之歌、小兵張嘎都是他擔任制片人。
對于北影提出的合拍片,顏旭當然得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龍族能夠進軍內(nèi)地。那對于龍族電影公司來說絕對的是一件好事,雖然對于這次突然之間的邀請,顏旭他們開始并沒有什么準備,也是相當?shù)囊馔狻5菍τ谶@樣的合拍邀請,他們是先答應,但是至于要拍什么,顏旭也沒有什么準備,當然沒準備歸沒準備。合作之前的一切可是都要談妥才行。
對于胡啟明的提議,顏旭搖了搖頭,雖然少林寺一系列硬橋硬馬的電影在香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那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現(xiàn)在這種硬橋硬馬的電影在香港已經(jīng)不吃香了,甚至可以說是落末了,現(xiàn)在這些片子在香港根本不會獲得多大的利潤。
看著顏旭極力的反對。胡啟明卻是極為差異,現(xiàn)在香港和內(nèi)地的合拍片基本上只有兩種,一種就是硬橋硬馬的武俠片,以少林寺為代表,還有一種就是藝術(shù)性很強的電影。那是以投奔怒海為代表,可是這一類的影片很容易會涉及政治,基本上很難透過,當然像是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這樣歷史性很強的電影也不是不可以選擇。但是合拍片選擇這個題材的卻很少,最重要的就是場景的花費很大。現(xiàn)在還沒有那么多的攝影城,要拍攝這些東西的話光是布景的建造就不是一筆小的數(shù)字,就好像是北影剛剛在拍攝的紅樓夢,光是寧榮府的搭建就花了幾百萬。
顏旭看著胡啟明說道,他雖然年輕,但是面對著胡啟明這樣的北影廠長卻是一點也不怯場。
之前香港跟內(nèi)地的合拍片,還沒有在內(nèi)地院線分成一說,雖然在大陸方面的收益會比較多,但是對于制片廠還有投資方來說,他們得到的基本上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然后就是在內(nèi)地之外放映的分成再按照比例劃分,現(xiàn)在雖然是這種比例形勢有所改變,但也是帶有明顯計劃經(jīng)濟痕跡的國家電影政策讓電影廠占據(jù)了主動地位,基本上是制片廠首先的那走其中的三十萬,然后這部電影還有盈利的話,則是制片廠百分之四十,投資方百分之六十的利潤來劃分,而現(xiàn)在電影的世道并不是特別的好,所以像是少林寺那樣的輝煌是看不到的了,就算是上一年在內(nèi)地大賣的大上海1937,在內(nèi)地也不過賺了百萬人民幣,也就是近三百萬的港幣,再除去合作的分成的話,投資方也就是獲得一百多萬利潤,當然這個利潤對于一些小型的電影公司并不算少了,但是對于顏旭來說的話,真的是看不在眼中。
他所需要的是合作,是打出龍族的名氣,最起碼的是電影在幾年或者十幾年后也會被人記住,或者是成為里程碑式的標志電影,縱然是賠上一些錢也沒有問題,但是卻要保證影片可以得到內(nèi)地觀眾和電影人的認可,像是普通武俠片,如果達不到少林寺還有黃河大俠的地位,那拍了也是白拍。
胡啟明看著顏旭,除了武俠片,藝術(shù)劇情片在現(xiàn)階段絕對不是什么好選擇,所以只剩下歷史片了,主旋律影片顏旭是絕對不會選擇的。
顏旭看著胡啟明說道,西部片在未來的幾年可是不少,就像是現(xiàn)在仍然在大陸各地上映的海市蜃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雖然還沒有放映完畢,但是反饋的消息是成績極好了,而在香港,這部電影已經(jīng)下畫,并且在和英雄本色續(xù)集的票房爭奪之中獲得了一千六百萬的好成績。
對于正在放映的片子,胡啟明是印象深刻,這部影片在內(nèi)地有這么么好的市場,又在香港取得了那么好的成績,作為一個電影廠的廠長,他當然也是極為關(guān)注。
顏旭看著胡啟明說道,在接到參觀北影廠邀請的時候,顏旭就在為合拍電影作打算,他開始在腦海之中過濾了很多的電影,最后選中的就是這部尋找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