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頭昨天夜里開的會,針對保護動物戰略方向的轉變。”
“目前共存生態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接下來要建立兩個試點,根據我目前得到的消息,其中一個很大可能會在大興安嶺山脈。”
周教授的話讓唐晚晚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不過仔細想想,其實除了大興安嶺,其他地方還真就沒有那么合適。
共存生態要求的是讓動物融入人類社會,一開始的時候肯定不可能直接讓動物生活在城市里。
最合適的恐怕就是這種有著人類生活,但又靠近野外的叢林了。
而且大興安嶺這種地方幾乎可以容納大部分北方生活的保護動物。
甚至可以說,只要確保不發生什么盜獵的問題,共存生態的建設會極為快速。
“另一個呢?”
唐晚晚的發問讓周教授也帶著些許的憂慮。
“另一個還沒能確定,目前還在西雙叢林和秦嶺之間猶豫。”
秦嶺位于南北交接,靠近南方的區域氣候合適,能適應絕大多數的動物生活。
最為關鍵的一點,南方生長的大部分食物在秦嶺都能找得到。
沒看大熊貓都可以在秦嶺吃竹子么!
但缺點也在這,秦嶺山脈生活的人還是相對比較少的,共存生態的建設會很緩慢。
相比之下西雙那邊人就要多出來很多,但夏天的高溫天氣和多雨天氣對于很多南方動物都有些陳受不住。
“確實有些不好抉擇。”
簡單思索了一下之后,唐晚晚就知道猶豫的地方在哪里了。
“先不管南方,我先說說咱們大興安嶺這里的共存生態試點。”
“目前而言,會議上是打算投放差不多三百多大型野生動物,以試點的方式展開共存生態探索。”
“這些動物基本上都是從小被人類飼養的。”
“但現在唯一阻攔共存生態的,就是動物們的行為該怎么預判和控制。”
“人的問題比較好辦,盜獵我們能控制,本地的居民就算是不愿意接觸,也有駐軍能幫忙。”
“但動物不行,再厲害的馴獸師也不可能讓動物保持著一個穩定的行為。”
“綜合考慮之下,目前我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周教授吃了一口面條,隨后也看向了唐晚晚。
“你來做動物和人類一起接觸的實驗員,用你那近乎是獸語的溝通能力,讓第一個共存生態穩定落地。”
聽到周教授的話,唐晚晚頓時也感覺頭皮發麻。
天大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