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事事生活迷茫的阮辛黎,似乎把所有依賴都傾注到了這個唯一的聯系窗口上。
信息內容從瑣碎的抱怨到無意義的分享,再到索求關注的試探。
他渴望這個與他幼年家庭老師有著相似輪廓、此刻又供養(yǎng)著他的“姐姐”能給予更多情感回應,填補他巨大的空洞。
然而,大多數信息如同石沉大海,只換來陳沒深夜歸家時疲憊的沉默,或是在囑咐通知后一句簡短的“收到”。
陳沒不斷地憑借自己的獎項和成績接了無數家教單,每學期只有市統(tǒng)考參加去獲得那個獎金,她在網上尋找暑假合適參加的高昂獎金的數學比賽。
她總是坐在書桌前,臺燈的光圈籠罩著一沓剛改完的試卷。
紅色墨水的痕跡在紙上暈開。
電腦屏幕亮著,顯示著三個不同的家教預約界面,她的手指在鍵盤上機械地敲打著"好的,這個時間段可以"。
"還沒睡?"阮辛黎總愛靠在門框上來看她,發(fā)梢還滴著水。
他穿著陳沒給他買的棉質睡衣,領口處露出一截鎖骨,上面已經沒有了那些刺目的痕跡。
陳沒眨了眨酸澀的眼睛:"馬上就好。
"她的視線掃過桌上的計算器,今天的收入數字還停留在屏幕上:1800。
金錢和陪伴都給不了他,陳沒覺得就算花跌進泥濘,她也配不上這朵花,那些惹眼的工具和玩具她視而不見,不敢理會阮辛黎的索求。
而在接回阮辛黎之后的幾天后,陳沒如期參加了集訓。
集訓營里匯聚了各省的頂尖頭腦,六十進十五的殘酷角逐中,她最終止步于第三十名。
結果不算理想,但她才高二,這個成績已足夠證明潛力,并未讓她氣餒。
高二暑假,她轉而參加了一個含金量頗高的商業(yè)性質數學競賽,憑借扎實的功底和穩(wěn)定的發(fā)揮,幸運地摘得了桂冠。
水晶獎杯底座上刻著的
thk
sharp在鎂光燈下冷得刺眼。
陳沒走上臺,習慣性地扶了扶黑框眼鏡。
臺下贊助商席位隱約傳來低語,大概是議論她洗得發(fā)白、肘部磨出經緯線的校服。
“陳沒同學對非光滑優(yōu)化算法的改良,展現了卓越的商業(yè)應用潛力。
”主持人的聲音帶著程式化的熱情。
獎杯遞過來。
握著它的男人——金羽瀚,掌控著幾家知名科技公司的傳聞人物。
金羽瀚指尖不經意地劃過底座刻字,仿佛在掂量一件貨物的成色。
他袖口露出的鉑金表鏈,閃著和這會場一樣不近人情的光。
演講結束后的小型酒會上。
“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