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在沒有鄉(xiāng)村干部的跟隨下,直接走村入戶,就像開盲盒一樣,是最能了解基層真實情況的。
趙行健一打方向盤,拐進那條村道。
路面很窄,只能容納一輛車通行。
路兩邊都是層層的梯田,種滿了稻谷,此刻稻谷已經(jīng)抽穗,進入灌漿期,山風吹來,涌起綠色波浪。
白云裳不禁被眼前田園風光所陶醉,舉起相機,連連按下快門,記錄這美麗風景。
再往前開了十幾公里,前面的路被水沖毀了。
趙行健就把車停在路邊,兩人沿著崎嶇的路面,走進山坳里的村莊。
汪汪!
村口突然竄出四五條狗,見到生人一陣狂吠。
白云裳哪里見過這場面,嚇得一哆嗦,本能地拉住趙行健的手臂,躲在他身后。
女人嘛,無論地位多高、多強勢,遇到危險,首先第一反應還是躲在男人身后。
趙行健不禁嘴角上揚,順手從旁邊的柴火垛上抽出一根木棍驅(qū)趕。
門口的樹蔭下,一個老漢和老太太正在摘花生,聽到動靜,立刻過了呵斥了幾聲。
那些狗子倒也通人性,頓時不叫了,全都溫順地退到一邊搖著尾巴。
“你們是干啥的?”
老漢一看兩人穿著打扮,像是城市城里人,就隨口問道。
他頭發(fā)花白,臉曬成古銅色,滿臉褶子,典型的山區(qū)老農(nóng)形象。
“大爺,我們是來旅游的,走錯路了,順道來討杯水喝,可以嗎?”白云裳上前說道。
“哎呀,這窮山惡水的,有個啥子好旅游的!討水喝還不簡單,白開水管夠的。”
老大爺咧嘴憨厚一笑說道,露出滿嘴黃牙,抬手一指樹下陰涼,請兩人坐下。
樹蔭下,堆著一人多高的花生秧,老太太正在忙著摘花生,旁邊一溜煙坐著四個孩子,大的十來歲,小的五六歲,也在有模有樣地幫著摘。
再環(huán)視了一下周圍環(huán)境,這村子不大,大約八九戶人家左右,村口一個大池塘,里面鴨鵝成群,游來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