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門,心情大好的權馨將權國棟的喊冤聲以及趙玉華,權國旗的哭喊聲拋在了腦后。
由著他們鬧吧,自己還有正事兒要辦呢。
她拿著空間里的戶口本兒就去了街道辦事處。
要想回到靠山村,最好的辦法就是下鄉。
她一刻都不想等了。
“小同志,你真要報名下鄉?”
辦事處的同志很是驚訝。
要知道,蘭市可是大城市,好多人為了逃脫下鄉,想盡一切辦法想要擺脫這個命運。
女同志甚至愿意嫁給殘疾人都不想去下鄉。
還有好多人自殘,裝病。
這小同志倒好,自己找上門來了。
因為,下鄉的知青都知道鄉下是個什么樣子。
在那艱苦的環境以及惡劣的條件,用不了幾天,就能磨滅所有人建設新農村的熱情與熱血。
主動要求下鄉的,這還是頭一次見。
而且一旦下鄉,想要返城,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權馨很是鎮定地將戶口本兒遞了過去。
“大姐,為祖國建設付出一點綿薄之力,是作為一個華國人最應該有的覺悟。
我就是一塊磚,只要祖國需要,哪里有用哪里搬。”
這口號,還是要喊喊的。
辦事員是個三十來歲的大姐,聞言,眼里的激情也被點燃了。
“好同志,你是我們蘭市的驕傲。
既然你有這么高的覺悟,那我也不阻攔你了。
今年下鄉有兩個時間兩個地點,一個是三天后,去距離蘭市三百公里外很偏遠的靠山村。
一個是臘月里去南方,你選哪一個?”
這兩個地方的條件,都不是一般的艱苦。
尤其是靠山村,那里四面環山,氣候干燥,你想去哪里?”
“我選靠山村,謝謝大姐。”
那里,有她要保護的人,也有她要報的仇,她必須去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