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沉默了幾秒,小張的態度,其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一線技術員的想法:抓大放小,進度優先。
我能理解項目的巨大壓力,趙工的焦慮,小張的不易。
但心里那股別扭勁兒,那股像被什么東西硌著的不安,怎么都壓不下去。
這025千帕,真的只是“細枝末節”嗎?在萬米高空,在電光火石之間,它會不會成為那根壓垮駱駝的稻草?
“行,”我強迫自己冷靜,向現實妥協了一步,但底線絕不能放棄。
“不耽誤你現在的時間。但這系統性偏差,是客觀存在的,對吧?三次測試都偏低,而且偏離方向一致,數值穩定。”
“這一點,你承認嗎?”我盯著他的眼睛,不容他回避。
小張避開我的視線,低頭翻了幾下原始記錄,最終不太情愿地點點頭。
“呃……數據上看,確實有那么一點點……偏低的趨勢。數值上……是低了025。”
“好!”我立刻轉身回到,調出內部數據管理系統的錄入界面,找到備注欄。
“既然承認有偏差,那我們就按規矩辦。”我一邊說,一邊快速輸入文字。
“我會在本次‘藍劍-7b’低溫測試數據入庫的備注欄里,清楚注明”
“‘三次低溫測試導波管壓力峰值實測值出現系統性偏低約025千帕現象,與理論預期值存在微小但穩定偏差。”
“建議后續測試中重點關注,并在項目總體數據分析時予以排查,確認潛在干擾源或設備狀態問題。’”我念出聲,確保小張聽到。
“這樣總行吧?既不耽誤你現在的工作流程,也算盡到我們技術支援中心發現問題、記錄問題、提醒后續的責任了。”
小張那邊大概在趕他手頭那份報告,頭也沒抬,“行行行,孫姐你嚴謹。備注上挺好,這樣大家都能看到,后續有精力了再看。”
“我這邊真的一堆事,先忙了哈。”他揮了揮手。
“嗯,你忙。”我敲下回車鍵。屏幕上彈出“備注提交成功”的提示框。
那三條固執地偏低的數據線,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視網膜上,頑固地不肯褪去。
真是環境干擾?真是某個傳感器在低溫下“感冒”了?
還是……別的什么?
技術支援中心,我們接觸的數據流,就像這臺龐大國防機器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一點微小的異常信號,一點看似無害的“固定偏差”,誰知道它傳遞的是系統運行中正常的“噪聲”。
還是某個暗處伸來的、企圖破壞這架精密機器運轉的“黑手”?
廠區道路空曠安靜,只有風聲掠過樓宇間,一片祥和寧靜的景象。
可這份寧靜之下,我總覺得,有雙看不見的眼睛,正注視著這里發生的一切。